名企·中粮地产——卓越的现代生活建造者 |
建筑是城市的种子,更是一件凝固的艺术。 北纬28°,长沙后花园一个令人浮想联翩的楼盘名字。凭借着过硬的品质,让无数购房者青眼相向。没有一定高度,无法如此夺目。缔造这一“优雅的品位空间,舒适完美的生活”图景的即是国内著名的房地产企业——中粮地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这个声名远播的地产大鳄,为何选择长沙这样一个内陆二线城市进行开发?在低迷的市场形势下,又将如何应对?北纬28°或许只是一个开始,在湖湘这片热土之上,中粮地产究竟有何图谋?本期名企访谈,记者带您一起对话中粮地产南方区副总经理、长沙观音谷房地产有限公司总经理田德祥,解开这一系列的疑问。 记者:据了解,中粮集团从20世纪90年代初便通过旗下香港鹏利国际集团积极参与房地产业务,并且进入长沙市场也有几个年头了,中粮地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长沙开发项目现在的情况是怎样的? 田总: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地产商业开发刚刚开始的时候,中粮集团就已经开始进入地产行业了,可以说中粮集团就是中国商业地产开发的拓荒者。当时,通过旗下的香港鹏利国际集团,中粮集团在香港、北京、深圳、广州、上海等城市的进行了一系列的成功开发,不仅积累了众多宝贵的开发经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开发理念,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一支宝贵的人才队伍,为后来中粮地产的顺利诞生做好了铺垫。所以说,如果中粮集团是一位母亲,那么中粮地产就是母亲最偏爱的孩子。因为,他在这个孩子还没有出生的时候就做好了全方位的准备和“胎教”。 中粮地产是在2006年正式成立的。中粮集团通过控股“深宝恒 A”,整合中粮集团、香港鹏利国际及上市公司的广泛资源,建立了中粮集团地产业务开发平台。 在中粮地产开发过的项目之中,三亚亚龙湾国家旅游度假开发区应该是做得最成功,也是最有知名度的一个项目。霍英东先生在参观过亚龙湾之后曾这样评价:“亚龙湾美丽的海滩,香港没有,日本没有,印尼的巴厘岛不及,只有夏威夷同属休闲型,但亚龙湾的阳光、海水、沙滩、高山、空气五大旅游要素优于夏威夷,亚龙湾可以建成亚洲最理想的度假胜地”。 为了保持亚龙湾的原生态,我们在开发过程中一直秉持着“尊重与博爱自然,分享与畅想自然”这一理念。而这一理念,并不是亚龙湾项目的专利。在所有中粮地产开发的项目之中,这样一个理念是始终贯彻如一的,包括中粮地产进入长沙后开发的第一个项目:北纬28°。 北纬28°是中粮地产进入长沙之后的开山之作,我们对它的期望很高,希望它能够成为中粮地产在长沙乃至全国的一个标杆,成为业内“国际化纯独别墅社区”的示范样本。 记者:纵观近二十年的房地产开发轨迹不难看出,中粮地产一直都是活跃在香港、深圳、广州、上海等发达城市,在内地城市的项目并不多。您认为这样的一个目标能够真正实现么?特别是选择长沙这样一个内陆二线城市进行开发?集团是出于哪方面的考虑? 田总:对于这样的一个愿景,我个人认为完全能够实现的。中国人谋阵布局讲究一个“天时、地利、人和”,置业买房子也是一样。如果你能够有机会去我们北纬28°项目所在地——龙湖边上去看看,你就能够明白我说的这个意思。市府北迁后城市化加速的便利;国家级原生态湖泊,世界级濒危物种的栖息地;世界级大师进行的建筑设计和园林规划,以及我们中粮地产所提供的周到人性化的服务。通过北纬28°这个项目,希望能够倡导一种人本主义精神和天人合一的生活态度,让更多的人能够享受到这种恬静而舒适的都市隐居生活。 相比上海、北京这样的大城市,长沙的经济活力确实无法与之匹敌。但位于西部大开发核心区域的长沙也正是因为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吸引着包括中粮地产在内的众多城市开发者、城市运营者来经营这一片热土。我们期望能够以北纬28°这个项目为起点,为湖湘精英群体提供更生态、更舒适、更适于可持续发展的住宅产品。 记者:资金是开发商的生存之根本,不少业内人士认为,今年开发商资金困境将加速房价高位下调并将促使房地产市场洗牌,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在同样低迷的长沙房地产市场形势下,中粮地产有何应对措施? 田总:中粮集团是成立于1952年的中央直属企业,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今天已经成为了中国最具实力的多元化资产组合管理者。中粮集团的主营业务包括农产品交易、农产品加工,地产开发与酒店管理等等。截止至去年年底,中粮集团拥有“中国食品”、“中粮控股”两家香港上市公司,“中粮屯河”、“吉生化”、“中粮地产”和“丰原生化”四家中国A股上市公司。所以我认为,无论是中粮集团或是我们中粮地产,对于现代资本市场的运作,以及大规模的资本运营是拥有丰富经验的。 任何一个市场都不可能永远上涨或永远下跌,市场波动是一个必然的现状。对于纷繁的市场波动,一个企业从战略上讲应保有“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从容气度,坚定的贯彻企业百年发展战略。而对于复杂的市场的挑战,从战术上讲则应该保持一种“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谨慎,认真地研究每一个对手。 从宏观来看,中国的经济形式始终是向好而积极的。具体到长沙这一个微观层面,相比中国一线城市间房产理念以及房产品质的巨大差距,使长株潭地区成为国内地产发展最具潜力地区之一,所以中粮地产对于未来的发展始终充满着信心。我们将一如既往的秉承“尊重与博爱自然,分享与畅想自然”这一开发理念,为客户提供健康、自然、舒适的百年人居。 记者:据了解,中粮集团旗下有9大板块43个业务单元,而中粮地产的房地产开发也以商业地产领域为主,这样的谋略是否有风险?中粮地产在长沙的发展是不是也会以商业地产为主? 田总:中粮地产的开发领域并不仅仅局限于商业地产板块。我们中粮地产致力于成为集商业地产、住宅地产和旅游地产于一体的综合性地产公司。前面提到的三亚亚龙湾国家旅游度假区正是我们在旅游地产方面投资的代表作之一。中粮地产在长沙的战略发展方向以高档的住宅项目为主。 记者: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灵魂所在,也是持续经营的核心竞争力,中粮地产倡导的是怎么的企业理念?您认为它对中粮地产的发展有什么促进作用? 田总:一个好的企业文化是能够不断鼓舞员工进取向上的,中粮地产文化是中粮地产灵魂所在,是一种个性的、务实的、创新的企业文化,是企业持续经营的核心竞争力。 中粮地产文化管理体系分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通过建立完善的制度来规范企业决策与员工行为;第二层次是通过企业理念的深入浸润,增强企业核心凝聚力,推进中粮地产精神文明建设,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第三层次是以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陶冶出中粮地产团队健康高尚的道德情操、团结友爱的精神风貌和求实进取的工作作风,给企业的快速发展注入了无穷的动力。 中粮地产将通过提供高品质、高附加值的地产作品及高质量的服务,使顾客享受舒适完美生活;通过诚实守信、平等互利的经商原则实现合作各方的共赢;通过员工与企业的共同发展,为员工创造实现自我价值的成长空间;通过理性的、持续的经营发展,为股东提供稳定的、丰厚的回报;通过贡献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为社会创造卓越的城市空间。 记者:在这次5月12日的汶川地震灾难中,中粮地产采取了哪些举措?近年来中粮地产是怎么样去实现对社会的回馈的? 田总:得知5月12日的汶川大地震这一消息后,集团迅速组织募捐活动,从领导到普通员工,从各职能部门到各项目公司,为灾区献出一片爱心,表达一份赤诚。长沙观音谷公司各部门也踊跃捐款、奉献爱心。集团副总孙伊萍带领员工坚守在四川抗灾第一线,同时带去药品、口罩等灾区急需的物品,全体员工们在担忧其安危的同时也正在以实际行动支持他们的工作。虽然长沙公司人不是很多,但是我们也积极参与捐赠活动,每个人都自愿捐款,与灾区人民共度难关。与此同时,每位员工都努力抑制自己的悲伤,全力以赴坚守着自己的岗位。到目前,中粮集团捐赠的钱物已增加至1480万元,8万中粮人在与灾区人民心连心,我们以实际行动参与到抗震救灾中,充分表现了国有大企业的社会责任感。 记者:中粮地产的企业战略是怎样的,未来将会朝着什么方向发展? 田总:我们的使命是建造优雅品味空间,享受舒适完美生活;愿景是卓越的现代生活建造者;目标是成为中国房地产行业排名前列的地产公司。 中粮地产未来发展战略为“三个转型”,一、业务转型:中粮地产的业务重点将转向市场规模大、成长性好的住宅开发业务,包括中档、高档住宅的开发销售,服务式公寓开发经营等;现有的工业地产保留,并基于现有的资源进行发展。二、地域转型:中粮地产的住宅地产开发业务在继续扩大宝安,乃至深圳的市场份额的同时,逐步进入京沪穗等一线城市,以及天津、成都等有潜力的二线城市,实现从区域性地产开发向全国性地产开发的转型。三、公司转型:通过整合,将中粮地产从一个地方性的地产公司转变成为中粮集团住宅地产开发业务的专业平台,统一管理和运作中粮集团在全国的住宅地产业务。 名企链接: 20世纪90年代初,中粮集团通过旗下香港鹏利国际集团积极参与房地产业务,先后进入香港、北京、深圳、广州、上海、成都、沈阳、厦门等城市,成功开发了香港鹏利中心、北京名都园、北京中粮广场、上海鹏利海景公寓、广州都市华庭、成都凯莱帝景、沈阳鹏利广场、厦门鹭江海景花园、广州科学城等项目。经过十多年稳步健康的发展,中粮地产业务不仅具备了较大的经营规模,树立了良好的市场形象,而且培养了一支具有丰富经验的职业经理人队伍。 2005年11月,中粮集团成功受让深圳市宝安区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持有的上市公司“深宝恒A”的国家股,成为“深宝恒A”的第一大股东。2006年2月,“深宝恒A”完成股权分置改革。2006年4月,经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批准,上市公司全称由“深圳市宝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中粮地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依托中粮集团的强力支持,中粮地产将大力整合中粮集团、香港鹏利国际及上市公司的广泛资源,建立中粮集团地产业务开发的平台,充分发挥优势,使中粮地产成为具有品牌优势的专业房地产开发公司。 中粮地产将秉承“建造优雅品味空间,享受舒适完美生活”的企业理念,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品质优良的产品,细致入微的服务,希望藉此更好地履行企业公民责任,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