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 |
TOPIC2:探析 为什么选择长株潭城市群与武汉城市圈为试点 近年,国务院先后批准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和成都、重庆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如今,位于中部的长株潭城市群和武汉城市圈获批成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简称“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两大城市群(圈)被批准为“两型社会”改革试验区,无疑将带动中部六省迅速崛起,成为中部环境保护、经济友好快速发展的最大助力器。 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在许多专家看来就是“新特区”,与改革开放初期设立的经济特区相比,其最大的吸引力是以“试验”的名义向地方让渡了中央的部分职权,使地方能在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探索中拥有更大的自主权。正因为此,此次全国第四批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申报,包括湖北、湖南、辽宁、广东、广西、河南等省通过不同方式运作,以望能成功获批,而长株潭城市群和武汉城市圈能从众多实力强劲的对手中成功突围,实属不易。此时,人们不禁会问,国家为什么会选择长株潭城市群与武汉城市圈做为试点呢?针对这一疑问,本刊从地理交通、经济实力、教育和人力资源等方面着手,系统探析两大城市群(圈)的特点,以期能为大家找到一个满意的答案。 一、两型社会综改区的战略担当和全局使命 批准长株潭城市群和武汉城市圈为“两型社会”改革试验区,是为了落实国家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方针和中部崛起战略方针,推动东、中、西部协调发展,和谐发展。国家提出综合改革试验区这种改革形式,有其深刻的内涵。专家们普遍认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提出和建设,将成为中国下一阶段深化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担负着探索建设和谐社会、创新区域发展模式、提升区域竞争力的使命。正是在新时期所担当的全国战略和肩负的全局使命成为两大城市群(圈)此次成功获批的一大原因。 (一)综改区是中国改革和发展进入新阶段的产物 当前,中国改革进入新阶段,改革探索需要采取专题性综合配套改革的形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改革始终遵循“试验——推广”的路径。从微观上看,先是个别企业改革试点,再向行业、部门和全国推广;从部门上看,先在农村进行承包制改革,然后承包制向城市推广;从区域看,先沿海改革开放,再向其他地区推广;从领域上,先经济领域改革,再向社会、文化、政府领域推广;从区域层面来看,先局部地区改革,再扩展到全国。区域改革试验的形式经历了“特区”、“新区”和“综改区”三个阶段。其中,特区包括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和海南,新区包括浦东新区和滨海新区,综改区包括成渝、长株潭城市群和武汉城市圈。 进入新的世纪,中国改革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一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确立,改革需要继续深化,需要不断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另一方面,市场经济的缺陷,也即市场失灵开始暴露出来,市场经济与科学发展、社会和谐之间的固有矛盾开始暴露。同时,新的市场经济体制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残留的体制机制障碍相互纠合,共同制约发展方式的转型,制约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的实现。 因此,改革需要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这个阶段的改革,从出发点上看,要从发挥市场经济体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推进到制衡市场经济的缺陷;从改革的基点上看,要从单纯构建一种新的经济体制,进入到促进这种体制与发展方式之间的契合,并促成这种经济体制最终能够成为科学发展的体制支撑。总之,过去的改革构建了一种有利于经济快速发展的体制,但是,这种体制还不完全是有利的又好又快的科学发展的体制。改革新阶段的核心任务,就是要促进体制演进与发展方式演进的互动,构建有利于又好又快的科学发展的体制。 改革新阶段的推进仍然需要采取先试验后推广的路径。但是,改革对区域试验的组织方式有了新的要求。首先,由于改革的重要目标在于探索支撑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改革探索的区域范围必须扩大,原有的特区和新区局限于一个城市的范围,难以充分支撑这种改革探索。再次,科学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多个子系统,因此,改革需要采取专题性改革探索的方式。第三,任何一个专题性改革本身涉及到社会经济运行多个层面的体制机制,因此,改革必须具备综合性和配套性。最后,改革进入到现阶段,中央政府的优惠政策空间已经狭窄,自上而下推动改革的政策资源已经基本耗尽,因此,新阶段的改革探索具有了前所未有的试验性质。上述要求综合起来,决定了新的阶段改革探索要采取综合改革试验区的形式。 (二)国家在长株潭城市群和武汉城市圈设置“两型社会”综改区的战略意图 国家在长株潭城市群和武汉城市圈设置“两型社会”综改区的战略意图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改革意图 进一步展开专题性改革实验,深化体制改革探索。国家在长株潭城市群和武汉城市圈配置“两型综改区”,战略意图在于获得以“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为指向的专题性综合配套改革经验以及可以推广的两型社会的体制机制与政策体系。 2. 发展意图 切实推动发展方式转变与体制机制转变有机互动。体制转变和发展方式转变本来是一个解不开的连环套。改革开放以来,发展方式转变一直滞后于体制转变。尽管1995年明确提出了“两个根本性转变”的任务,但是,在市场经济体制基本确立的同时,发展方式没有发生明显变化。摈弃单纯为了改革而改革的改革方式,改变发展方式转变滞后于体制转变的现状,将体制改革与发展方式转变有机整合起来,已经成为当代中国改革的当务之急。因此,如果说以前改革承担的主要是体制功能,在新的历史阶段,改革的发展功能开始凸显。在改革的同时推进发展方式转变,将体制改革探索与科学发展道路探索结合起来,就成为新一轮改革试点的必然选择。“成渝”综改区试验的实质是在体制改革中落实科学发展观关于城乡统筹的战略取向,而长株潭城市群和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改区的实质则是在体制改革中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关于人与自然统筹的战略取向。通过以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战略指向的体制改革试点,真正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3. 区域意图 进一步通过政策效应回填中部,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区域发展与国土开发始终沿着“周边开发,回填中央”的路径展开。这是因为,在对外开放和国际形势日趋复杂化的背景下,沿边地区的开放开发不仅具有发展意义,而且具有国家安全意义。“特区”设置直接承担的是为港澳回归创造条件的国家使命。滨海新区承担着引领中国在“东北亚”经济圈发挥重要作用的国家使命。西部开发、内蒙开发、新疆开发则承担着应对美国对我国分别从中东、西亚、中亚和蒙古进行战略包围的国家利益,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开发承担着促进海峡两岸经济一体化,促进祖国统一的民族使命,近期的广西南宁周边的开发热潮则承担着中国在东南亚发挥作用的国家战略利益。 在这种宏观战略背景下,中部地区的崛起只能依靠引导效应和周边发展的回填效应。中部地区崛起战略提出以后,一方面,引导效应开始显现,中部地区发展开始加速。另一方面,周边发展的回填过程开始启动。首先是以中部地区参照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西部开发有关政策为标志的政策回填;其次是以在沿海地区实施“加工贸易新政”为标志的产业回填;第三就是以配置“综改区”为标志的改革回填。因此,在中部地区配置“综改区”,将改变长期以来中部地区缺乏中央配置的改革试验权的格局,折射出国家希望通过配置改革试验促进中部地区发展的区域动机。 4. 转型意图 防止中部地区重走东部沿海地区老路,推进中部地区乃至整个国家经济发展方式转型,保护和扩大中国发展的生态空间。党的十七大提出发展方式转型的同时,也提出了发展理念转型的问题。党的十七大提出,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这就把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作为发展的前提条件和基本要求,提出“环境优先”的发展理念。“环境优先”相对于“经济优先”、“经济与环境兼顾”而言是一个新的发展理念,其要义是通过节能减排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发展方式转变与发展理念转变是相辅相成的。国家选择长株潭城市群和武汉城市圈进行两型综改试点,一方面是基于东部沿海地区生态承载能力已经不堪重负的事实,另一方面也是基于中部地区处在工业化的中前期阶段,同时还具有一定的生态承载能力,具有进行两型综改探索的生态基础和生态空间。 (三)两大城市群(圈)的战略担当和全局使命 长株潭和武汉两大城市群(圈)获批“两型社会综改区”,担当着全国担当和肩负着全局使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探索和形成支撑“两型社会”的体制机制 “两型社会”是相对于“资源浪费型”和“环境破坏型” 社会发展模式而言的一种新的社会系统运行模式和社会发展模式,其基础是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经济发展模式。但是,作为一个社会系统,除了经济系统以外,还需要相应的制度环境支撑。国家在长株潭城市群和武汉城市圈配置“两型综改区”的战略意图在于获得以“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为指向的专题性综合配套改革经验、制度框架和体制机制体系。可以据此判断,两大城市群(圈)在体制机制探索方面的战略担当和全局使命在于下述三个方面:一是促进中部地区率先形成“两型社会”;二是促进中部地区率先获得构建“两型社会”的改革经验;三是促进中部地区获得可以推广的支撑“两型社会”体制机制体系。 2. 探索体制机制完善与发展方式转型的互动机制 体制机制完善与发展模式转变的互动是针对当前中国体制改革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提出的一个重大课题。一方面,改革开放30年的体制改革的主要指向是体制的变化,在经济体制逐渐市场化的同时,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尚不完善,体制变革与发展方式的变化没有全面整合起来;另一方面,伴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建立,发展方式转变滞后的问题暴露出来。因此,今后中国改革的任务很重要的是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两型综改的实质是将改革与发展方式转变结合起来。据此可以判断,两大城市群(圈)的战略担当和全局使命,很重要的是探索实现体制改革与科学发展的有机互动机制。由于两型综改区设置在中部地区,因此,两大城市群(圈)还承担着探索经济发展与生态发展互动的机制。 3. 形成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内源基础 中部地区的发展采取什么模式,是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在实质性实施阶段必须解决的问题。目前,东部发展的基点是开放,东北发展的基点是老工业基地振兴,西部发展的基点是生态保护,中部崛起的基点应该是依托国内市场的内源型发展模式。确定这一模式的历史背景在于,片面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难度越来越大。片面的由加工贸易型和出口导向型发展模式的空间越来越小,中部乃至整个中国需要探索内源型发展模式。探索内源性经济发展模式的最佳地点是中部地区。这是因为,中部地区与全国的经济结构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一份研究报告发现,与全国其他三大板块相比,中部地区与全国的经济结构具有最强的一致性。中部地区的发展与整个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具有高度的重叠性,中部地区探索的内源性经济发展模式将具有全局意义。如果说在改革开放前期、中期,沿海地区在探索外向型发展模式方面具有先导作用。那么,在中国经济发展现阶段和今后一段时期,中部地区在探索内源性经济发展模式及其和外向型发展模式的结合方面具有先导作用。 4. 探索“两型社会”发展模式及其建设路径 “两型社会”是一种社会发展模式。其基本要素是两型的生产系统、两型的消费系统、两型的公共管理和服务系统以及两型的观念系统。其中,两型的生产系统是基础。在两型的生产系统中,循环经济又是基础。可见,“两型社会”本身是一个系统工程,“两型社会”的建设,更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这一系统工程形成的起点,是生产系统的循环经济,终点是人、经济、社会、自然之间的循环社会。探索形成“两型社会”系统工程的道路,是中部“两型综改区”承担的历史使命。由于“两型社会”是“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基本国策的支撑,因此,两大城市群(圈)承担着如何实施基本国策的使命,这是非常光荣而艰巨的。 二、两大城市群(圈)的地理和交通区位优势突出 长株潭城市群和武汉城市圈在中部地区具有独特的地位和功能。两者都是长江中游最重要的城市群,地理和交通区位优势突出。 (一)地理区位优势分析 两大城市群(圈)位于中部地区的经济腹地,处于我国东西和南北的结合部和我国“十”字形一级发展轴线的交汇处。隔江相望的长株潭城市群和武汉城市圈共同组成的长江中游大经济区,东承“长三角”,南连“珠三角”,北接“京津冀”,西启“成渝”,具有独特的综合区位优势。 1. 长株潭城市群地理区位优势分析 长株潭城市群位于湖南省东北部,据中华腹地,扼南北要冲,素有“荆豫唇齿,黔粤咽喉”之称,如今居京广经济带、泛珠三角经济区、长江经济带的结合部,是支撑沿海、沿江开放地区的后方基地和促进内地开发的先导城市,具有无可比拟的区域优势,战略位置十分重要,面积2.8万平方公里,三市沿湘江呈“品”字形分布,两两相距不足40公里,结构紧凑,湘江是串起这三个城市的天然纽带。人均水资源拥有量2069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54.7%,具备较强的环境承载能力。其中: 长沙——位于湖南的东部偏北。地处洞庭湖平原的南端向湘中丘陵盆地过渡地带,与岳阳、益阳、娄底和萍乡接壤。总面积为11819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556.33平方公里,市区建成区面积186平方千米。位于浏阳境内的大围山七星岭海拔1607.9米,为辖区最高处;岳麓山的云麓峰海拔300.8米,为城区至高点。其地理坐标为东经111°53~114°5,北纬27°51~28°40,东西长约230公里,南北宽约88公里。地域呈东西向长条形状,地貌北、西、南缘为山地,东南以丘陵为主,东北以岗地为主;山地、丘陵、岗地、平原大体各占四分之一。 株洲——位于湖南东部湘江之滨,长沙市以南50.5公里,位于罗霄山脉西麓,南岭山脉至江汉平原的倾斜地段上。总面积11420平方公里,其中市建成区面积542平方公里。市境四周高、中间低,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呈向心河谷盆地之势。全市最高点在炎陵县的酃峰,海拔2115.4米,最低点在株洲县马家河乡印洲,海拔34.6米。株洲市郊北枫树寨海拔328米,为市区最高处。其地理坐标为东经112°1730"~114°0715",北纬度26°0305"~28°0127",南北长150公里、东西宽173公里。地貌上,湘江以西为冲积平原,以东为丘陵地,水域637.27平方公里,占市域总面积的5.66%;平原1843.25平方公里,占16.37%;低岗地1449.86平方公里,占12.87%;高岗地738.74平方公里,占6.56%;丘陵1916.61平方公里,占17.02%;山地4676.47平方公里,占41.52%。 湘潭——位于湖南省中部偏东地区,湘江中下游。总面积5016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282平方公里。全市近80%的面积在海拔150米以下,岳塘区法华山海拔299米,为市区最高处,易家湾吴家港海拔30米,为市区最低点。其地理坐标为东经111°58~113°05,北纬27°2055"~28°0540"之间,东西横宽108公里,南北纵长81公里。全市属湘中丘陵盆地。在地貌上,市区东北部为岗地,西部多为平地,山地占12.12%,丘陵占19.25%,岗地占32.05%,平原占28.05%,水面占8.53%。 长沙、株洲、湘潭三地均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四季分明,雨水充沛,生长期长。风向冬季多西北风,夏季多正南风。春湿多变,夏秋多晴,严冬期短,暑热期长。其中,长沙全年无霜期约275天,年平均气温16.8~17.2℃,年平均总降水量1422.4毫米;株洲无霜期281天,年平均气温17.6℃,年平均总降水量1280毫米;湘潭无霜期年达286天,年平均气温16.7~17.4℃,年平均总降水量为1315毫米。三地水系发达,水源充足,湘江为最重要的河流,由南向北贯穿全境,还有汇入湘江的支流多条,主要有浏阳河、捞刀河、靳江、沩水、涟水、涓水、洣水、渌水、洮水、攸水、澄潭江、铁水等,水库有宁乡境内的黄材水库、浏阳境内的朱树桥水库、株洲县境内的大京水库、茶陵的洮水水库等。三地水稻土、红壤、菜园土分布较广,有利于以水稻为主的种植业和农业的开发。 综上所述,长株潭城市群地理区位条件较好,自然条件优越,具有“两型社会综改区”建设的先天条件。 2. 武汉城市圈的地理区位优势分析 大武汉城市圈,是指以武汉为中心,以100公里为半径的城市群落,包括武汉以及黄石、鄂州、孝感、黄冈、咸宁、仙桃、潜江、天门等8个中小城市,面积达6万平方公里,是目前武汉面积的七倍多,形成湖北乃至长江中游最大、最密集的城市群。湖北是千湖之省,武汉是百湖之城,武汉城市圈自然地理环境可谓是得天独厚。 从现有条件看,武汉,位于长江与汉江交汇处,是湖北省省会,华中地区和长江中游的经济、科技、教育和文化中心,全国特大城市,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其地理位置为东径113°41~115°05,北纬29°58~31°22。东西最大横距134公里,南北最大纵距约155公里,形如一只自西向东翩翩起舞的彩蝶。武汉与周边八市构建的城市圈是中国的地理中心,在整个区域格局中处于枢纽地位。表现在,湖北是促进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武汉作为湖北省的龙头城市,是支点的支撑;武汉是东部资本向中西转移的枢纽;以武汉市为核心的武汉城市圈初步形成,具有广阔的经济腹地;武汉曾经是中央计划单列市,也是中部地区惟一的副省级城市,具有良好的新区设置与运作的体制基础。 (二)交通区位优势分析 两大城市群(圈)是我国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纽带和桥梁,是长江流域经济带和京广铁路经济带的交汇中心,铁路、水运、公路、空运优势均十分明显,是名副其实的综合交通枢纽。 1. 长株潭城市群的交通优势分析 长株潭所处的湘中地区,是我国京广经济带、泛珠三角经济区、长江经济带的结合部。京广、浙赣、湘黔、湘桂等铁路干线交汇,京珠、上瑞高速及106、107、319、320四条国道贯通,水运内联湘、资、沅、澧四条大河,经洞庭湖外接长江,可谓承东启西,联南接北。南北向,国家高速公路网中南北主干线京珠高速由北向南,直穿长株潭区域,这座“特大城市”打开了北上、南下的高速通道;东西向,国家高速公路网中东西交通要道沪昆高速自东向西,横穿长株潭区域,这座“特大城市”的东出口和西出口同样大门敞开;此外,往西北出口,这座“特大城市”沿长常高速延伸,往北还有已规划好的岳长高速,往南还有正在建设中的潭衡西线,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网络,为长株潭源源不断地带来人流、物流和资金流。其中,株洲更是中国南方最大的交通枢纽,交通地位非常重要。 长株潭“内通”方面,长沙至株洲除现有的京珠长潭高速外,由株洲直通长沙及长沙黄花机场的第二条快速通道——长株高速公路目前正在紧张建设中,这条高速公路建成后,将和目前已建成通车的长永(长常)高速公路、沪昆国道主干线(醴潭高速公路)、长潭西线高速公路形成长株潭城市群的外环高速,同时也将使株洲至长沙的时间缩短至20多分钟。长株高速预计2008年底可建成通车,这意味着长株潭外环高速也即将画圆。长沙与湘潭之间,除原有的长潭高速外,于2007年2月正式建成通车的长潭西线,27.95公里的路程不到20分钟就可以走完。这仅仅是高速公路网,再加上已有的普通国道和三市公交一体化,以及不久的将来启动建设的城际轨道交通,长株潭新型特区,已不再是三个城市,密织如网的便捷交通网络已将长株潭融为一体,宛如一城。长株潭外联内通的发达高速公路网,有利于加强三市之间的交通联系,对完善我省交通运输网络,推动长、株、潭三市一体化具有重大意义。 未来,长株潭城市群将建成以长沙公路主枢纽、长沙主枢纽港、黄花空港和株洲铁路枢纽为中心,以公路干线、铁路干线、湘江干流航道、黄花机场为骨架,由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等多种运输方式构成的布局合理、快速便捷、连接区域内外的满足国家、湖南省以及长株潭区域经济发展和客货增长需求的综合交通运输系统。 2. 武汉城市圈的交通优势分析 武汉城市圈交通优势明显,武汉做为该圈层的核心,交通优势更加凸显。2007年末,武汉全市民用航空航线135条,比上年增加17条。其中,国际航线11条,国内航线124条。公路通车里程8950.58公里,增长3.06%。其中,等级公路8506.48公里。公路网密度117.26公里/百平方公里,增长3.1%。全年客货运输换算周转量1904.80亿吨公里,比2006年增长10.1%。 自古就有“九省通衢”之称的湖北省武汉市,正在倾力打造中部地区新的交通坐标。武汉市内轻轨建设将尽可能延伸到周边地区,着力提高运营效率。同时,以现有京珠、沪蓉高速公路为支撑,加快区域城市间的高速公路建设,同时加快建设武汉中环外出口公路,形成“三纵(京珠、阿深、随岳)、三横(沪蓉、杭兰、汉十和武汉至六安)、三线(仙洪赤、宁樟、阳逻至浠水)”和其他高等级路组成的骨架路网和干线路网,并实现骨架公路网高速化、干线公路网高等级化,县乡公路等级化、路面黑色化,使武汉城市圈内所有县级城市能够在两小时内直达武汉市区。 与此同时,未来还将加快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完善武汉城市圈的交通系统。建成或基本建成武九铁路扩能提速工程、孝感至襄樊高速公路、黄冈江北一级公路、阳逻新港区一期工程等项目,建设武汉天兴洲、阳逻长江大桥、青岛路过江隧道、武汉天河机场扩建工程、天门至仙桃一级公路、郭徐岭和关山货运站等项目。大力推进武广客运专线、武汉至合肥铁路、武汉至安康铁路增建二线、武汉客站(火车站)、武汉至英山高速公路和随州至岳阳高速公路各路段建设工作。 以上项目建成后,对于加快武汉城市经济圈的建设发展,改善这一地区路网布局,适应交通量增长的需要,充分发挥相关交通设施的作用,促使武汉地区率先实现交通现代化,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两大城市群(圈)综合实力显著和增长潜力较强 经济实力和经济增长潜力是衡量一个区域发展的两大重要指标,长株潭城市群和武汉城市圈综合实力显著,成为中西部发展中最具潜力的区域。 (一)两大城市群(圈)的综合实力分析 1. 长株潭城市群的综合实力分析 长沙、株洲、湘潭三市面积2.8万平方公里,只有湖南省的1/8;人口1300万,只占湖南省的1/5;但其创造的经济总量,2006年已经达到2800多亿元,占全省的1/3强。依靠“产业同构、交通同网、能源同供、金融同体、信息同享、生态同建、环境同治”,长株潭城市群成为湖南经济核心增长极。 湖南省统计局数据显示,“九五期间”,三市作为湖南的优势地区,通过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增长,对全省经济的龙头带动作用日益增强,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三市GDP总量从1995年的635.1亿元,增加到2000年的1201.1亿元,年均增长11.7%,增速比全省高出2个百分点,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7.8%,占全省的比重由1995年的28.9%提高到2000年的32.5%,增加了3.6个百分点。近几年来,长株潭GDP始终保持持续较快的增长态势。2001年~2006年三市GDP年均增长率达13.6%。其中,2006年三市实现GDP总额比上年增长14.1%,增速高于全省2个百分点。2007年,长株潭三市的经济增速还在提升。 (1)长沙 首先,长沙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初步核算,2007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190.25亿元,比上年增长16.0%,增幅提高1.2个百分点,增速为1994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在GDP总量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38.80亿元,增长6.5%;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984.83亿元,增长17.0%,其中工业实现增加值771.56亿元,增长21.1%;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066.62亿元,增长16.5%。第一、二、三次产业分别拉动GDP增长0.4、7.4、8.2个百分点,三次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2.8%、45.9%、51.3%。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 达33711元,增加5729元,增长14.8%。全年经济运行平稳,四个季度的GDP累计增幅分别为16.2%、16.1%、16.1%和16.0%。2008年,长沙在全国城市综合实力排名中跃居第29位。 其次,经济结构不断优化。2007年,全市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3%,比上年下降0.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5.0%,上升1.0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8.7%,下降0.5个百分点。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1285.38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58.7%,上升1.7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增长20.9%,比GDP增速快4.9个百分点。 第三,财政收入快速增长。2007年,全市地方财政收入262.52亿元,比上年增长48.3%,其中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74.58亿元,增长31.4%。财政一般预算支出218.17亿元,增长30.5%。 第四,投资规模进一步扩大。2007年,全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445.18亿元,比上年增长32.6%。分城乡看,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326.44亿元,增长36.4%;农村投资118.74亿元,增长1.5%。投资结构逐步优化。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完成投资(不含水利建设投资)9.67亿元,比上年增长5.9%;第二产业完成投资342.15亿元,增长39.0%,其中工业投资329.63亿元,增长41.5%;第三产业完成投资1093.36亿元,增长31.0%。高新技术产业投资39.27亿元,增长39.7%。非国有单位完成投资1073.89亿元,增长37.2%,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到74.3%,提高2.5个百分点。 最后,在全省引领地位进一步突出。2007年,长沙经济总量在全省的占比为24.0%,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人均GDP为全省的2.3倍,经济总量在长株潭三市中的占比达63.3%。与其他市州相比较,长沙16.0%的GDP增速遥遥领先。 (2)株洲 首先,国民经济总量不断扩大。初步核算,2007年,全市生产总值完成748.7亿元,增长14.9%,比上年加快2.6个百分点,为1994年以来的最高增幅。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6.6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396.3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255.8亿元,分别增长5.5%、17.8%和14.1%。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市人均GDP首次突破20000元大关,达到20257元,比上年增加3731元。全市GDP总量从2002年的344亿元,连续跨越400亿、500亿、600亿和700亿元四个台阶,5年GDP年均增长12.6%。 其次,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2007年,全市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2.5∶51.5∶36.0调整为12.9∶52.9∶34.2,由于农产品价格上涨和新型工业化的有力推进,一、二产业占生产总值比重分别上升了0.4和1.4个百分点;高新技术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为45.2%,提高26.4个百分点。城乡经济结构比为0.94∶1,城市经济占株洲市经济比重为48.5%,提高1.4个百分点;财政收入占GDP比重为9%,提高0.31个百分点。 第三,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2007年,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402.6亿元,增长15.8%,比GDP增幅快0.9个百分点。非公有制经济规模工业实现增加值108.4亿元,增长34.9%;完成城镇固定资产投资额167.2亿元,增长57.2%;实现消费品零售额202.9亿元,增长19.9%。年末有个体私营经济90133户,从业人员24万人。 第四,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2007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完成288.7亿元,增长42%,增幅比上年提高15.5个百分点,为近5年来的最高增幅。其中,城镇投资254.5亿元,增长46.2%;农村投资34.2亿元,增长16.9%。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房地产开发投资57.9亿元,增长30.6%;工业投资139.8亿元,增长81.9%。 (3)湘潭 首先,经济持续较快发展。2007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23.1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15.4%,高于全省平均增速1个百分点,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最高增幅。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9.8亿元,增长5.2%,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9%;第二产业增加值245.7亿元,增长20.2%,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8.7%;第三产业增加值197.6亿元,增长13.7%,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6.4%。全市人均GDP为19036元,增长12.8%。 其次,固定资产投资在调控中实现稳步增长。2007年,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264.2亿元,增长25.8%。其中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225.8亿元,增长26.4%。城镇以上投资中:技术改造投资115.2亿元,增长33.9%;房地产开发投资35.2亿元,增长48.8%。 2. 武汉城市圈的综合实力分析 武汉城市圈具有强大的经济实力,2007年,这一城市群以全省33%的土地,承载了全省50%以上的人口,提供了全省近60%的GDP、53%的地方财政收入、近60%的投资、61%的社会商品零售总额,是湖北产业和经济实力最集中的核心区。今后10年,整个武汉城市圈的GDP平均增长速度将力争达到10%以上。到2020年,武汉城市圈将有市区人口500万人以上的特大城市1个(武汉),100万人以上的大城市1个(黄石)、50~100万人以上的大城市4个(鄂州、黄冈、仙桃、潜江)、20~50万人以上的中等城市5个(孝感、咸宁、天门、应城、汉川),20万人以下的小城市2~3个。 在武汉城市圈中,武汉市的综合经济实力是中部地区城市中最强的。解放以后,虽然武汉贸易、流通、金融、服务等有所萎缩,但工业中心的地位有极大增强。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特别是进入九十年代以后,中心城市的作用迅速恢复,在1992年全国城市综合经济实力50强中,武汉名列第6,1994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449亿元,比上年增长18.2%,经济总量增幅为近10年来最高水平;当年全市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已达232亿元。2007年,初步核算,武汉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141.50亿元,比上年增长15.6%,增幅同比提高0.8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9.15亿元,增长3.1%;第二产业增加值1440.00亿元,增长18.3%;第三产业增加值1572.35亿元,增长14.2%。一、二、三产业比重由上年的4.5∶46.1∶49.4调整为4.1∶45.8∶50.1。全年地方财政收入296.38亿元,增长27.8%。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21.68亿元,增长24.1%。 (二)两大城市群(圈)的发展潜力分析 1. 长株潭城市群的发展潜力分析 “十五”期间,湖南省委、省政府将长株潭经济一体化作为湖南发展的增长极。随着长株潭一体化的全面启动,长株潭三市正逐步向全省大型核心经济增长极发展。长株潭经济一体化规划体系不断健全完善,交通、电力、金融、信息、环保等5 个基础设施网络规划编制完成,成为世界银行在中国首批开展城市发展战略研究(CDS)的两个城市群之一。长株潭三市城市化率为全省最高,人均公交车占有、人均供水位居全国前列。 在长株潭城市群开展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加快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不仅有利于强化长株潭城市群在湖南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核心增长极作用,而且能够充分发挥长株潭城市群在国家促进中部崛起中的战略支点作用和促进东中西互动和协调发展中的引擎作用。“两型社会”建设不仅是未来发展的方向,是世界各国共同追求的发展目标,也是国家今后投资的重点领域。生态建设、“两型”产业、“两型”技术将成为长株潭新的投资热点,必将有力促进提升长株潭城市群的知名度、拓展影响力、顺应全球化。随着湖南融入泛珠三角区域协作,长株潭在接受粤港产业的梯度转移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综上所述,长株潭城市群将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2. 武汉城市圈的发展潜力分析 武汉城市圈具有带动相对较大区域发展潜力。纵观现有三个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设置,可以发现,中央政府赋予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区域带动功能越来越大,浦东带动包括两省一市的“长三角”,天津滨海新区则要带动“环渤海”一圈和欧亚大陆桥一线、成渝带动的是西部板块。可以预见,在中部设置新区,中央政府预期的区域带动作用将更大,而武汉是最能发挥这种作用的中部城市。再从未来的发展态势看,武汉城市圈已受到中央相关部门的高度关注,2006年以来,有关部门已经开始在武汉采取一系列重要举措,一些重要的部门性综合改革试点已经落户武汉,例如,中国民航总局与湖北省政府签订合作备忘录,确定重点从开放国内航权、建设武汉航空城、建立综合交通体系、加大机场基建投入四个方面着手,合力将武汉打造成中部最大的综合交通枢纽,海关总署决定将长三角地区“属地申报,口岸验放”的通关新模式扩展到武汉关区等。国家一系列举措表明,武汉城市圈未来也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四、两大城市群(圈)科教和智力资源密集 “唯楚有才”,自古以来,湖南和湖北人才辈出,而长株潭城市群和武汉城市圈历来是两省人才最大的集聚地,科技和智力资源密集。 1. 长株潭城市群的科教和智力资源分析 长株潭三市现有高等院校近100余所,4所大学进入国家“211工程”;各类科研机构近200所,拥有“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黄伯云等一批国际知名科学家和90多万名专业技术人员;国际上获奖科技成果20多项,获国家级奖200余项,是全国科研力量最雄厚的城市群之一。在系统工程、信息工程和生物工程方面拥有一批高尖人才;杂交水稻、巨型计算机技术、生物工程和材料工程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技术市场交易额、专利申请量居全国大中城市前茅;并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基础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也跨人了全国先进行列;市区已普及高中教育,历年中学生国际奥林匹克各单科竞赛所得金牌数在全国位居前列。 2007年,长沙市科学技术事业不断取得新成就。年末全市拥有科学研究开发机构88个。全年共取得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251项。专利申请4735件,比上年增长0.4%;授权专利2410件;签订技术合同2544项,成交金额28.19亿元,增长42.3%。年末全市共有普通高校48所;普通高校在校学生45.43万人,比上年增长8.7%;在读研究生3.69万人,增长11.2%。 2007年,株洲科技事业取得新成绩。全年争取国家、省级计划项目80项,其中国家“863”计划和科技支撑计划9项,国家重点新产品项目4项。取得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22项,省科技进步奖14项。签订各类技术合同登记244项,合同金额8721.8万元。年末全市拥有国家级技术(工程)中心7家,省级技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7家、企业博士后工作站7家。全市申报专利1287件,增长21.3%,其中发明专利316件,增长54.1%。全市高等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39所,在校学生4.6万人,增长3.9%。 2007年,湘潭科技事业取得新进展。全年新增科技成果48项,科技成果转化率达57.9%。完成专利申请1181件,增长28.0%。新增高新技术企业44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144家,高新技术产品达159项,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270.4亿元,增长40.0%。组织实施9个重大科技专项共有48个重点科技项目进入到国家和省级,争取经费支持3741万元。完成省级以上科技成果鉴定18项,完成省级科技成果登记42项,居全省前列,并有19项成果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 未来,长株潭城市群将积极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创新培育机制,创新评价任用机制。建立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人才评价机制。创新流动机制,打破户籍、身份、学历等限制,打破部门、地区和所有制壁垒,充分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加快完善“户口不转、关系不转、双向选择、能进能出”的柔性人才流动机制。创新分配、激励机制,大胆探索并完善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分配的机制,逐步实现分配方式的多元化,使一流的人才、一流的贡献,获得一流的报酬。长株潭城市群还积极探索建立事业单位行政职务职业化制度,实行事业单位职员职级制和年薪制,逐步实现职业化管理。通过一系列举措,长株潭城市群将积聚更多的科教和智力资源,人才优势将更加凸显。 2. 武汉城市圈的科教和智力资源分析 自古以来,武汉城市圈就是全国科教和智力资源密集区域之一,孕育了爱国诗人屈原、茶圣陆羽、发明家毕升、医圣李时珍、民主斗士闻一多、地质学家李四光、革命先驱陈潭秋和董必武等许多优秀人才。目前,武汉城市圈有科研院所59所,在校大学生92万人,在全国位居第二;拥有院士48名,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4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3个,国家级企业技术研究中心11个,国际级生产力研究中心3个,科研综合实力位居全国第三。而武汉城市圈的科教和智力资源又基本积聚在武汉市。2007年,武汉科学技术事业取得很大进展。中等职业技术学校139所,在校学生19.60万人;普通高等学校55所,在校本专科学生77.84万人;成人高校在校学生数18.72万人;在校研究生7.55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34.98%。年末全市科技研究机构105所。全年研究与实验发展(R&D)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15%,比上年提高0.07个百分点。市属科技计划项目投资额28.47亿元,增长36.0%。其中,科技三项经费2.35亿元,增长38.2%。实施国家级科技计划项目1007项,市科技计划项目498项。登记科技成果396项,获得市级以上科技成果奖388项,其中,国家奖17项。专利申请9014项,增加889项;专利授权4044项,增加1189项。技术市场合同成交额48.0亿元,增长15.3%。 2007年末,全市高新技术企业累计2645个,比上年增加141个;全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380.12亿元,增长25.4%;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474.76亿元,增长25.1%。民营科技企业累计5563个,增加871个;全年技工贸总收入551亿元,增长14.6%。 未来,武汉市将鼓励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和大企业的研发机构与周边地区开展联合办学、科技交流和联合攻关,共建技术创新基地和科技成果转化基地,组建联合实验室,共同争取国家重大科技项目;鼓励武汉的科研机构建立起面向周边中小企业的技术服务中心,鼓励武汉的科研人员以各种方式为周边企业开展技术服务。此举将带动武汉城市圈的科学技术事业建设,科教和智力资源的优势将更加明显。 五、两大城市群(圈)产业基础雄厚 经过多年的发展,长株潭城市群和武汉城市圈已经发展成为中部地区最具实力的区域,产业基础雄厚,产业优势明显。 1. 长株潭城市群产业基础分析 长株潭城市群产业基础雄厚,湘钢为我国中部和西南地区重要的钢铁生产企业,也是我国重要的现代装备制造业基地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长株潭具有步行机器人,“蜂王”飞行器、智能工具机、“银河”Ⅰ、Ⅱ型巨型高速电子计算机和国产飞机刹车片等众多中国第一。洞庭湖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商品棉基地,是全国乃至全球重要的油料生产区域之一,是中部地区重要的粮食、烟草及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和流通中心。长株潭的文化产业、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和品牌效应。在产业结构上,长株潭城市群有很强的互补性。长沙在高新技术、工程机械、电子技术产品方面有显著优势。湘潭以钢铁、机电和建材居优。株洲则以交通设备制造、有色冶金和化工为优势。以下将分别对长沙、株洲、湘潭三市的产业基础进行详细分析。 (1)长沙 首先,长沙工业经济增势强劲。2007年,全市完成全部工业总产值2154.64亿元,比上年增长30.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727.82亿元,增长35.5%;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及个体户完成工业总产值426.82亿元,增长13.6%。全年规模以上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553.25亿元,比上年增长26.4%,增速比上年提高2.3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生产科技含量不断提高,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提取技术开发费13.01亿元,比上年增长32.4%;完成新产品产值281.64亿元,增长51.3%,新产品产值率达16.3%;完成高新技术工业总产值756.15亿元,增长35.9%,高新技术工业总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43.8%。新型工业化引擎突出,工业增加值在GDP中的占比提高1.8个百分点,园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比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快7.5个百分点,所占比重达53.2%,提高3.1个百分点;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占比为34.3%,提高0.4个百分点;工业六大产业集群增加值占比为38.1%,提高2.4个百分点。 其次,农业生产继续稳定发展。2007年,全市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31.07亿元,比上年增长6.6%,其中农业总产值114.27亿元,增长6.2%;林业总产值9.26亿元,增长8.8%;牧业总产值95.91亿元,增长6.8%;渔业总产值9.22亿元,增长7.4%。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保持基本稳定,全年粮食种植面积39.49万公顷,比上年减少1.6%,其中稻谷播种面积33.97万公顷,减少2.6%,优质稻种植面积所占比重为74.9%;蔬菜种植面积12.69万公顷,增长5.9%;油料种植面积1.84万公顷,增长0.1%。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7236家,比上年增长30.0%,实现销售收入290.37亿元,增长32.0%,实现利税27.59亿元。29家国家级、省级龙头企业销售收入99.54亿元,实现利税8.87亿元。农民专业合作组织214个,增长57.4%;合作组织成员13.89万户,增长72.3%。农村生产能力继续增强,农业机械总动力达390.98万千瓦,比上年增长8.6%,农业机械总值19.97亿元,增长7.6%。 第三,文化产业快速发展。近以来,长沙的文化产业保持了年均15%的高速增长,产业规模日益壮大,已成为长沙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点,初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媒体传播、文化旅游、出版发行、文娱演艺、文化体育、文博会展等已成为长沙文化产业的主导产业群。从重点文化企业的发展来看,长沙晚报报业集团、定王台书市、长晚印刷产业集团等骨干企业经过资源整合,优势进一步凸现。 (2)株洲 首先,工业建设突飞猛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株洲几乎没有工业。“一五”、“二五”计划时期国家相继安排了南方动力机械公司、株洲电力机车厂等13个重点项目在株洲兴建,逐步带动了株洲地方工业、劳服企业、乡镇企业和区街工业的发展,从而基本形成了以冶金、机械、化工、建材等重工业为主,电力、煤炭、轻工等多业发展的工业格局。2007年实现工业增加值347.1亿元,增长18.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48.7亿元,增长25.1%。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46.4%,比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规模工业中采选业、制造业和电力燃气水的生产及供应业分别完成增加值11.5亿元、219.2亿元和17.6亿元,增长35.9%、25.6%和14.6%。对规模工业增长贡献率前六名的行业依次为交通装备制造、化工、有色冶炼及加工、非金属矿物制品、医药食品加工和金属制品业,累计拉动规模工业增长17.3个百分点,贡献率为69%。全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规模工业企业82家,同比增加18家,利润过5000万元的企业14家,同比增加1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14.2亿元,增长30.4%。实现利润33.1亿元,增长19.7%。实现利税67.5亿元,增长28.4%。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190.2%,提高34.7个百分点。 其次,农村经济蓬勃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建立和完善,农民积极性空前高涨,农业生产获得长足发展。1995年,株洲成为全国第一个双季稻亩产过吨粮的地级市,并连续四年保持了过吨粮成果。2007年完成农林牧渔业增加值96.6亿元,增长5.5%。粮食播种面积259.6千公顷,增长0.24%;经济作物播种面积96.9千公顷,增长2.3%;完成造林面积4.41千公顷,下降17.1%。2007年新建、改造乡镇卫生院68所。新建农村沼气池6050个,农村沼气使用户突破5.6万户。株洲市农业机械总动力191.9万千瓦,增长8.2%。农产品加工企业扩大到2680家,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到206家。全市森林覆盖率达59.5%。 第三,第三产业兴旺发达。伴随一、二产业的发展,株洲市第三产业发展迅速,个体私营商业、餐饮业队伍不断发展壮大,涌现出芦淞服装大市场、钟鼓岭农副产品市场、中南摩托车大市场和国家汽车城等成交额过亿元的现代化市场23个,以及株洲百货股份有限公司、株洲市烟草公司等达到大中型企业规模的商贸企业154家,一个多渠道、多形式、少环节的流通新格局已经形成。 (3)湘潭 首先,工业实力不断增强。2007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654.5亿元,增长39.0%。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完成产值347.3亿元,增长33.3%;民营工业企业完成产值307.2亿元,增长46.0%。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200.3亿元,增长25.5%。产业集群继续做大做强,企业裂变取得突破性进展,工业不断向优势产业集群集中,钢材压延加工、汽车制造及零配件、矿山装备及工程机械等10大产业集群拥有规模企业344个,实现工业总产值470亿元,同比增长36.7%,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71.8%。园区工业蓬勃发展,目前8个园区已开发面积3.7万亩,累计入园企业543个,投产企业达348个。全年园区工业实现技工贸总收入175.2亿元,增长77.2%;规模工业总产值突破140 亿元,增长67.7 %;实现高新技术总产值109.9亿元,增长43.5%;上交税金总额达5.0亿元,增长41.2%。部省市三级共建湘潭火炬创新创业园取得重要进展。品牌工业产品产量升降互现,湘钢优质高速线材产量186.3万吨,增长2.0%;吉利轿车、江南奥拓轿车产量1.5万辆,增长 4.8倍;湘机交流变频电机570.3万千瓦,增长24.9%;电化电解二氧化锰4.2万吨,增长3.8%;湘铝氟化盐9.5万吨,增长9.4%;韶峰优质水泥210.6万吨,增长75.9%;江麓压路机80台,增长81.8%;江麓塔吊1.8万吨,增长47.4%;迅达燃气具297.1万台,增长28.9%;湘机大中型直流电机27.2万千瓦,同比下降19.3%;湘机工矿电机车533辆,下降24.2%。工业经济效益显著提升,全市规模以上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40.8亿元,增长45.2%;实现利润27.2亿元,增长100.1%。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突破200%,达201.2%,同比提升41.1个百分点。 第三,农业生产平稳增长。2007年,全市粮食总产量达158.7万吨,增长0.6%;水果产量4.8万吨,增长11.9%;蔬菜产量132.4万吨,增长5.3%;出栏肉猪603.4万头,增长5.5%;出栏牛1.2万头,增长1.7%;出栏羊8.9万头,增长2.7%;水产品产量7.6万吨,增长5.3%。农业结构不断优化,优质稻种植面积170万亩,增长19.1%,占粮食种植总面积的50.3%。农产品加工企业达416家,增长35.1%。14家国家级和省级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50.4亿,实现利润3.0亿元,分别增长68.0%和77.0%。农业生产条件逐步改善,全年水利工程投入资金3.4亿元,同比增长2.0%;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0平方公里,增长33.0%;新增节水灌溉面积6000亩,增长4倍;农业机械总动力199.2万千瓦,增长10.5%。 根据规划,长株潭城市群将在三市接合部划定一块区域,积极探索三市产业发展、财税分享、共建共管的新机制。进一步扩大长株潭产业协调发展的视野,加强与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成渝城市群、大武汉和中原城市群的竞合,其中重点侧重于珠三角和长三角。政策的重点是,借助发达国家产业资本和技术大量向我国沿海地区转移、沿海向内地转移的机遇,力争高起点、高标准地打造“长株潭制造”。 未来几年,长株潭将建立“优势地区牵头、跨市分工协作”的发展机制,集中打造“两基地、一中心”,加快形成三条经济带。两基地,一是中部先进制造业基地,重点发展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钢铁有色、生物和医药、食品加工六大产业集群,力争到2010年,三市装备制造、电子信息销售收入分别超过800亿元,新材料过700亿元,食品加工过600亿元,钢铁有色过400亿元,生物和医药超过300亿元;二是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发挥农业科教资源丰富、城乡结合紧密的优势,依托龙头企业,抓好优质水稻、花卉苗木、有机茶等基地建设,发展都市农业;一中心即区域性服务中心。挖掘中心城市潜力,把长株潭打造成国家区域性现代物流、商贸、科教、文化、旅游、娱乐等综合性现代服务中心;三条经济带则包括作为中轴的湘江生态经济带,湘江西岸的高新技术产业带,东岸的先进制造业产业带。这些举措的采取将夯实长株潭城市群的产业基础,产业优势将更加突出。 2. 武汉城市圈产业基础分析 中国石化武汉80万吨乙烯项目将使武汉成为中部地区石油化工生产基地和产品供应中心,构成我国重要的原材料基地。武汉城市圈也是我国重要的现代装备制造业基地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武汉城市圈是中部地区最大的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地,并日渐成为以光电子信息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江汉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商品棉基地,是全国乃至全球重要的油料生产区域之一,也是中部地区重要的粮食、烟草及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和流通中心。武汉的动漫创意产业在中部独树一帜,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和品牌效应。武汉做为该城市圈最重要的核心城市,产业优势更加明显。 2007年,武汉市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1197.49亿元,比上年增长19.5%,增幅同比提高0.6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055.18亿元,增长22.1%。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525.63亿元,增长25.5%。其中,轻工业总产值785.91亿元,增长29.3%;重工业总产值2739.72亿元,增长24.4%。在规模以上工业中,钢铁、汽车及机械、光电子信息、烟草及食品等十大行业工业总产值2794.09亿元,增长24.1%。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755.24亿元,增长32.0%。东湖新技术开发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11.16亿元,增长24.6%。全年钢材产量1075.80万吨,比上年增长6.5%;生铁产量1165.04万吨,增长5.9%;汽车产量33.82万辆,增长26.2%;原油加工量424.67万吨,增长5.2%;发电量279.41亿千瓦小时,增长21.4%;显示器997.92万台,增长22.9%;房间空调器460.53万台,增长28.2%;卷烟230.21万箱,增长23.7%;软饮料120.23万吨,增长13.4%;啤酒8.21亿升,增长15.6%;液体乳20.18万吨,增长44.0%。全年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220,比上年提高4个百分点;工业产品销售率98.4%。利税总额515亿元,增长42.9%,增幅同比提高25.9个百分点。其中,利润总额235亿元,增长57.0%,提高50.5个百分点。 2007年,武汉全年农业总产值215.92亿元,比上年增长4.0%。其中,农业121.28亿元,增长2.2%;林业1.37亿元,下降0.7%;牧业56.12亿元,增长6.6%;渔业35.99亿元,增长6.8%;农业服务业1.16亿元,增长2.4%。主要农产品产量稳中有增。全年蔬菜播种面积156.24千公顷,其中,无公害蔬菜种植面积63.3千公顷,比上年增加6.7千公顷。名特优水产养殖面积64.7千公顷,增加2千公顷。农业产业化农户覆盖率56.4%,提高1.7个百分点。农业机械总动力193.72万千瓦,增加7.7万千瓦。 综上所述,两型社会综改区的战略担当和全局使命、突出的地理和交通区位优势、显著的综合实力和较强的增长潜力、密集的科教和智力资源和雄厚的产业基础等因素的综合作用是本次长株潭城市群和武汉城市圈成功获批“两型社会综改区”的原因。除此之外,两大城市群(圈)发达的市场也是其中的重要因素,如长株潭城市群拥有世界500强投资企业89家,武汉城市圈不仅拥有世界500强投资企业69家,并拥有一批区域性乃至全国性的专业和综合商品交易市场等数据就是很好的佐证。 作为中央着眼形成东中西相互联动、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新格局而作出的重大战略,“两型社会综改区”的获批对两大城市群(圈)的发展是一个重大的机遇,但是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两在城市圈还面临着一些机制性问题和瓶颈。如区域规划难落实、基础设施建设管理难协调等。因此,两大城市群(圈)应充分利用“两型社会”建设的契机,着力推进城乡建设一体化、市场体系一体化、社会发展一体化等方面,并通过体制创新和先行先试,突出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体制障碍,寻求新突破。要通过综合配套改革,建立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体制机制,走出一条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的新路,探索低投入、高效益、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在全国起到示范带动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