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IC1 发展 以梦为马 点亮曙光


  

TOPIC 1 发展  以梦为马 点亮曙光


  

地铁2号线来了,从最初的规划、艰难的推进到当前的试运营,2号线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凝聚了城市建设者辛勤的汗水,城市、生活因此而发生改变,让我们共同期待地铁2号线带来的精彩。 


  

Part1 规划 / 城市动脉  跨江而起


  

地铁建设,水到渠成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自依靠步行而到达远方的时代,不敢去做日行千里的美梦。自蹬起自行车拉风的时代,无法想象自动化交通的梦想。从步行、手推车、黄包车、自行车、汽车、火车,近现代的陆路交通工具的演变,深切的改变了人民的生活方式。然而在城市快速发展带来的交通日渐围堵下,地下铁呼之欲出。这种兼具乘坐舒适、方便快捷、节能环保等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交通工具,赢得青睐,风靡全球。


  

“19世纪修大桥,20世纪建高楼,21世纪开发地下交通资源。”1863年,世界上首条地下铁路系统在伦敦开通,1969年,我国首条地铁北京地铁一期工程投入试运行,我国迎来了城市地铁的开篇。基于我国人口数量多、城市人口密度大、城市发展速度快的基本特点,在随后的几十年,地铁如雨后春笋般在中华大地穿越,天津、香港、上海、广州、南京、深圳、成都、武汉等城市均迈入了交通工具的地铁时代。最早建设地铁的北京,当前已经开通多条地铁线路,满载率和单车运行均居世界第一。根据国务院发布的《“十二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十二五”期间城市轨道交通重点工程中,要建设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系统,建成天津、重庆、成都、沈阳、长春、武汉、长沙、郑州等城市轨道交通主骨架,规划建设合肥、贵阳、太原、佛山等城市轨道交通骨干线路。我国地铁建设黄金时代已 然来临。


  

长沙地铁,是城市发展最迫切的需求。伴随着“中部崛起”战略与“两型社会”建设全面深化,配套完善综合交通体系,对接地铁时代成为长沙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长沙是湖南省省会城市,是我国中部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是我国两型社会综合改革试验区长株潭城市群的中心城市。根据国务院批准城市地铁建设的3项标准,即城市人口超300万、GDP超1000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超100亿元,长沙已经充分满足地铁建设的经济社会条件。近年来全市经济发展呈现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城市建设品质得到有效提升,城市辐射能力进一步加强,更是为地铁建设创造了必要条件。长沙城市扩容中的交通瓶颈急需地下铁的疏通,长期以来,长沙城市空间布局的不合理性,道路分布呈现不规则的特点,尤其是过江交通线路的匮乏,直接阻塞了交通流的通畅性,在近年来城市人口数量不断攀升影响下,更是加剧了交通拥堵,五一大道、韶山路、芙蓉路、橘洲大桥等交通负荷异常严重,发展地下交通已经是势在必行。发展地铁是践行“两型社会”理念的最佳表现之一,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社会的交通系统需要将低碳、节能、环保深入落实,长沙作为“两型社会”建设的代表性城市,发展地铁,是客观要求。


  

规划蓝图,内外兼顾


  

大城新格局,规划之于城市建设是至关重要的先行工作,《长沙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以下简称《总体规划》)是长沙城市发展的风向标,也是长沙轨道交通规划的基础。根据最新修编的《总体规划》内容,一方面未来需要形成立体化的综合交通体系支撑城市的发展。到2020年中心城区城市人口规模629万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629平方公里,这必然对公共交通网络提出更高的要求。《总体规划》确定了在完善综合设施、公共交通、人居环境等方面的公共优先战略,要基本形成与现代化中心城市相匹配的基础设施框架。另一方面要逐步建设市内轨道交通及城际铁路系统,客运轨道交通要作为交通体系的骨干,远期规划轨道交通线路7条,远景规划轨道交通线路12条。


  

长沙地铁米字构架,区域内星罗棋布。2009年1月,国家发改委批准《长沙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2008-2015年)》,建设2号线一期工程和1号线一期工程,2012年12月,国务院批准了《长沙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2012~2018年)》,长沙地铁建设蓝本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在1、2号线一期基础上,新增建设1、2号线延长线,3、4、5、6号线一期工程共134公里,至2018年长沙轨道交通建成线路总长将达180公里。远期规划至2030年,长沙市轨道交通线网方案将由12条线路组成,全长456公里,城市轨道换乘站45处,城际轨道换乘站22处,形成“米字型构架、双十字拓展”轨道交通网络主骨架,基本覆盖大长沙规划区的城镇密集区,涉及长沙市六区二县一市。地铁1、2、3、4、5、6号线为骨干线路,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自望城坡至黄兴镇,东西走向,与1号线形成“黄金十字架”,是长沙始发的地铁线路。 


  

城市群对接,交通体系全线升级。城市群发展,增强区域竞争力与吸引力,交通的全面对接则是造就城市群发展的重要基础。《根据长株潭城市群城际轨道交通网规划(2009-2020年)》,规划建设长沙-株洲(湘潭)线、长沙-益阳-常德线、长沙-岳阳线、株洲-衡阳线、长沙西环线、长沙-浏阳线、湘潭-娄底线7个项目。远景展望城市群外围城市间的联络线和支线,最终形成“一核、主轴线、半圆、支线”的交通网络。当前,长株潭城铁正在建设中,预计2015年通车。位于城市群发展中心的长沙,将区域内地铁建设与区域外城际轨道建设紧密精准结合起来,打造大区域下的交通体系优化与升级。


  

奔跑的地铁2号


  

地铁2号线是轨道交通大规划下的核心线路,作为整个轨道交通大规划体系的第一条运营线路,具有里程牌意义。各站点的布局都是在充分考虑了长沙区域发展、交通状况、客流需求等多方面因素的基础上而规划。一方面是城市总体规划中“一主两次”的大格局急需有便利的通道加强区域间的联系。长期以来,发展重点在于河东地区,受湘江阻隔影响,往来河西河东不甚便利,客流不顺畅,严重阻碍了城市各区域之间的相互辐射与联动发展。另一方面尽管近年来长沙新增了过江通道,但“一江两岸”的交通压力仍然显著,轨道交通则以其巨大的承载能力、便捷的乘车方式,在过江交通中显示巨大的优势。


  

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基于长沙的现实情况,从西到东连接了汽车西站、长沙火车站、长沙火车南站3大客运枢纽和溁湾镇、五一广场、芙蓉广场和袁家岭4大商业中心,是长沙市轨道交通东西向的核心线路,自西端望城坡站起,沿枫林路、五一路等城市主次干道,经岳麓区、天心区、芙蓉区、雨花区、长沙县,东端终于光达站。线路全长22.262公里,均为地下线,设站19座,由西向东分别为望城坡站、金星路站、西湖公园站、溁湾镇站、橘子洲站、湘江中路站、五一广场站、芙蓉广场站、迎宾路口站、袁家岭站、长沙火车站、锦泰广场站、万家丽广场站、人民东路站、长沙大道站、沙湾公园站、杜花路站、长沙火车南站、光达站,均为地下站。其中换乘站8座,分别与轨道交通1、3、4、5、6、9号线以及长株潭城际铁路、既有京广铁路、武广和沪昆高铁换乘。尤其是与建设中的轨道1号线一期工程交汇于五一广场站,形成贯穿长沙东西和南北轴向,与最重要的客流走廊形成相对应的轨道交通“十”字型核心线路。线路东端设黄兴车辆段与综合基地,咸嘉湖与游泳中心设两座主变电站,杜花路附近设控制中心,工程总投资120.64亿元。长沙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承担了地铁2号线的融资、投资、建设、运营、管理工作,致力于“安全地铁、精品地铁、绿色地铁、经营地铁”。


  

地铁2号线出入口的设计亮点不乏,“简洁大方+本土特色”是其重要的设计理念。地铁站出入口既是作为城市交通中的重要节点,也是城市建设景观中的一部分。它的设计要充分考虑日常乘客的乘车需求,也需满足城市景观的美观需求。冰蓝色成为了地铁2号线对外的外衣,优雅沉静,清澈明亮。在全线的19个车站中,16个站均为标准入口,采用金属材质的平顶,三面墙体为透明钢化玻璃,浅蓝色的站口边框,在星城长沙的土地上醒目亮眼。而人气最旺的长沙火车站、五一广场站,风景最优美的橘子洲站则作为特色站点,在设计上高度匹配这三个站点的特殊情况。长沙火车站出入口造型、风格、色彩与火车站站房相统一;五一广场站为了减少出入口对商场的视线遮挡,商场附近几个出入口采用全透明的玻璃圆弧顶,提升整体通透感;橘子洲站出入口采用坡屋顶与红砖,与周边建筑风格相呼应,与景区整体环境相协调。


  

从中国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奔跑到地铁2号线的列车来源本地,性能突出,特色鲜明。长长的白色车身,外搭枣红色腰带,简洁明亮的乘坐车厢,匹配电加热器,空气净化装置,带来了舒适的乘车环境。列车设计最高运行速度为80公里/小时,额定载客量为1460人,最大载客量近2000人,在40分钟内可以跑完全程。列车安全性能远优于国际要求,更是在绿色地铁的建设中增添了亮丽的一笔,整车90%的材料均可再生使用,列车刹车时产生的能量90%以上可转换成电能,让低碳出行成为现实。


  

Part 2 征途 / 一马当先  艰难玉成 


  

和衷共济,攻克难题


  

一寸一寸地掘进,一站一站地修建,地铁2号线的建设历程是无比艰辛的。首次的开拓,首发的线路,总会比后来者更加不易,这凝聚了地铁建设者辛勤劳动的结晶,得来如此不易,需要反复论证各类技术方案,需要攻破难以计数的“铜墙铁壁”,需要不可计数的调度和运行测试……,尤其是施工中要充分考虑到交通出行,将对人民生活的影响降到最低,在建设中又面临复杂地质、坍塌、管涌、渗水、交通疏导、管线迁移等难题。地铁建设者们用努力与坚守,迎难而上,圆了长沙人民的地铁梦。


  

2号越湘江,造就全国地铁建设中史无前例的江心洲站。橘子洲作为长沙最为显著的旅游景点,是长沙对外的重要名片,增设地铁站口,对改善旅游环境,丰富观光设施有着显著的作用。设想很美好,而如何实现在橘子洲设地铁站口却是困难重重。作为景区,对环境保护和日常的旅游氛围有更高的要求,采取充分的措施将地铁施工对风景区的日常开放及环境影响降到最低十分必要。在实际作业中,地铁建设者们经过多次的实施方案论证,将“绿色地铁”理念贯彻始终,项目的活动板房无一例外的建在景区的硬质道路上,并用塑料薄膜加以隔离,为配合景区的风格,板房由蓝色变成红砖色屋顶的板房。日常使用设备也均采取低噪音的施工机械,大型车辆也选择在夜晚10点后进出工地,真正实现了“景区工地仍然是景区,日常游览不受施工影响”的良好效果。作为史无前例的江心洲地铁站,面临着湘江水量的变动问题,过江的防水问题至关重要,也是橘子洲线路段建设的关键点。在技术防护上,地铁建设设置了车站外围6米范围内土体全部注浆加固、地下连续墙围护结构、车站主体结构和围护结构之间设置防水保护膜、车站主体采用抗渗性混凝土共四道防水保护。在站点设计上,2个地面出入口均为破顶板出入口,设置在车站的顶部,比橘子洲地面高出3.5米,可以有效防御洪水。车站内在区间两端还设置有防淹门,万一车站进水,防淹门将自动关闭,阻断江水进入区间。在多重防护下,让江心洲站破土而出。


  

2号线穿过11条铁路4个站台,是中国铁路史上不可多见的现象。地铁2号线与京广铁路垂直交叉于长沙火车站,穿越长沙火车站和京广铁路是长沙地铁2号线全线施工的一大难点。京广线火车驶过频繁,地段地质十分复杂,尤其是地面若有沉降,都会导致铁路运输的瘫痪。项目部科学组织施工方案,加大技术攻关和投入。一方面是加强对铁路周边的巩固。对铁路周边地表实施注浆加固,对铁轨两侧和下部作了加固处理,使承载列车的铁轨表层形成一个巨大的抗压整体,保证了不出现地面塌陷。在盾构机穿过之后,随即对成型的地铁区间进行二次灌注水泥浆,巩固了隧道四周的地表。另一方面则是做好精细的监测,项目部在整个穿越区域共设置数十个地面沉降监测点,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每天要到每个监测点观察好几次,确保施工的安全。在火车站段穿越期间,京广铁路列车照常运行,未出现地面塌陷,按时按质的完成了工程。


  

过境城市中心繁华地带,五一广场站建设平行施工。为了能真正缓解中心城区的拥堵状况,地铁2号线穿过五一广场,而这个区域是长沙传统的商业中心,人流、车流量巨大,周边高楼林立。穿越这样的密集区,除了要有过硬的技术支撑,更需要有统筹的交通疏导安排。既要保证工期能够顺利地进展,又要将扰民降到最低。五一广场站项目交通疏解方案先后经历了20多个版本,终于敲定最大限度地平行施工作为最佳方案,让地铁施工与日常交通需求“两不误”。


  

地铁大脑建设,实现了地铁集中式运营控制。地铁2号线建设不易,而运营控制亦不简单,如何实现地铁运营管理的规范化、智能化、精细化是摆在地铁建设中的突出问题。轨道交通集团历时三年,建设了长沙地铁运控中心,作为今后长沙1-5号地铁线的总指挥中心,负责地铁运营的列车运行指挥、设备运行监控、应急事故故障处理以及与外界协调联络等。地铁运控中心位于武广长沙高铁新城,分为主楼和裙楼,裙楼共五层,全部为运营控制中心用房,“地铁大脑”就在裙楼第四层中间的一个特别大的房间,其余楼层全部为服务于“地铁大脑”的机电系统用房。地铁大脑每个系统内部有替补位置,当某个环节出问题时可实现直接替补,防止系统的瘫痪,同时,地铁信号系统还可自动调节车速,充分满足日常运营需要。


  

地铁2号线大事记


  

2006


  

8月  编制完成《长沙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


  

2009


  

1月  国家发改委正式发文批准《长沙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


  

8月  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长沙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并同意建设长沙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


  

9月  2号线一期工程正式奠基开工建设


  

11月  初步设计批复


  

2010


  

7月  2号线一期工程五一广场站开工建设


  

11月  沙湾公园站、杜花路站区间左线盾构始发,标志着长沙首段地铁地下区间正式掘进


  

2011


  

5月  2号线一期工程沙湾公园站至杜花路站首条区间隧道顺利贯通


  

2012


  

11月  工程实现“洞通”


  

12月   实现“轨通”


  

2013


  

8月   实现“电通”


  

10月  一次性顺利完成首次全线低速热滑调试


  

12月  运营控制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


  

12月30日  长沙地铁2号线实现试运行


  

2014


  

4月底  长沙地铁2号线正式试运营      


  

Part 3 价值 / 地铁一响  黄金万两 


  

新经济增长点的“助推器”


  

大城市的空间优化。长沙单中心的城市发展状态持续了很久,五一路中心城区超负荷运行及发展压力逐步显现,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城市布局疏散及地下空间拓展在当前发展阶段显得尤为重要,以地铁为主的轨道交通系统则是作为城市空间再优化的重要存在,对夯实城市发展基础,推动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地铁2号线途经城市压力最为重大的五一中心片区,能充分缓解中心城区压力,增加城区交通的通达性,能有效让人流迅速集聚,从而为沿线物业带来重要发展契机。地铁除了平行空间的发展,更为重要的是将城市空间向下拓展,人们的活动也从地上转向地下,地铁零售商业布局从地面向地下拓展,形成名副其实的”地铁经济”。 


  

新老商圈的联动发展。根据各地区地铁发展的经验可以看出,地铁的开通创造一个新的商圈是十分有可能的。老城区发展压力大,新城区发展配套差,是当前很多城市建设中的主要瓶颈之一,而轨道交通却很好的建立了区域间的有机联系。地铁2号线将长沙的新老商圈串联起来,既能增强老商圈的通达性,让人们在老商圈的活动不因交通问题而中断,又能增大老商圈对新商圈的辐射作用,更为重要的是地铁经济的发展使商业资源向地铁枢纽站集聚,促进商圈的形成。对于正在发展中的新商圈来说,地铁2号线的穿过,能够增加新商圈居住人群,减少新建楼盘的空置情况,集聚更多的人流,必然带来新商机与新发展。


  

地产界的“财富线”


  

地铁概念引发置业效应。以刚需为绝对主力的长沙楼市,置业中交通总是排在前列的考虑因素。而房地产开发企业也紧抓地铁这个关键点,将地铁概念与楼盘的推广销售充分结合起来,充分满足置业者的需求。对于购房者来说,地铁是作为居住中的重要配套设施而存在的,选择地铁楼盘,能够实现更为便利的出行,节省更多的时间成本,而地铁物业的保值增值潜力也为地铁楼盘增加了不少的价值分。对于开发企业来说,不可否认,地铁楼盘以其得天独厚的优势,在房地产的交易价格上也会略胜一筹。而临近地铁站口的地段,更是在消费者偏好上占足了吸引力,为楼盘高销量和快速去化打上了“强心针”。这种地铁置业效应在长沙首发的2号地铁线上表现的淋漓尽致。


  

地铁物业价值的攀升。汇聚了大量的人流、资本、信息流的地铁线路实现房地产的增值是有目共睹的,纽约、伦敦、东京、香港等国际大都会的地铁上盖物业价格平均高于同片区同等质物业30%以上,地铁沿线商铺出租率为100%。地铁以其地段稀缺性,价值首先表现在该地段土地的增值上,其次表现为物业运营的增值上,地铁发展成为房地产投资的硬性指标。对于住宅物业,地铁提高了居住的配套设施,为人们出行提供了便利,除了转让的增值,也表现在租金的增值上;对于商业物业,人流则意味着发展,尤其是在地铁换乘站点或是与公共交通相连接的枢纽站,商业物业的潜力更是巨大。对于办公物业,高通达性,高聚集性,为办公创造了优越的气氛,更是受各企业的青睐。


  

半小时生活圈


  

地铁成为人们工作中的重要伙伴。地铁所带来的便利首要的表现在交通上,它的速度是公共汽车的2-4倍,更为重要的是地铁能够准点运行。当前长沙中心城区的堵车较为严重,尤其是在上下班的高峰期,堵车成为影响一天情绪的开始。地铁的优势由此而来,不用因为堵车而思绪烦躁,不用因为上班迟到而焦头烂额。地铁2号线除了经过城区最为拥堵的地段,更是连接了火车站、汽车西站及火车南站三大交通枢纽,让省内办公、省外出差都能迅速的实现。


  

地铁显著提升生活质量。地铁改变的不仅仅是交通方式,更是带来了全新的生活理念。丢开挤公交的烦闷,放下天天穿梭城中的家庭车辆,选择地铁在城市地下前行,实现绿色出行;也曾因为过河确实十分不便利,而总是放弃与朋友的相聚,现在却能乘坐地铁2号线,半小时内到达,甚至换乘高铁,到达更为遥远的城市;也曾只是习惯去一个商圈购物,现在却想体验沿着地铁线路,精挑细选。地铁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了生活习惯,提升了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