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IC6 评测预测篇 |
坚定维稳 积极向上
《长沙楼市》权威发布三大指数,用指数发声,见证2013年长沙楼市的运行轨迹,把握市场年度特征。展望2014,深化改革之机,革新理念之时,新一轮行业调整与部署跃跃欲试,房地产业转型升级进入快速跑道,稳定发展中,亮色鲜明。
Part 1 2013年房地产市场评测
◎ 楼市健康度
2013年各指标健康度加权评价
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原始值健康度得分加权得分健康度评价
价格健康度指标房价收入比6.0830.22 正常
房价增长率与CPI增长率之比1.5630.21 正常
房价增长率与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率之比0.2620.15 基本正常
月供与家庭月收入之比(%)38.2120.15 基本正常
规模健康度指标房地产开发投资额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之比(%)24.0830.19 正常
房地产开发投资额增长率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增长率之比0.6820.14 基本正常
商品房新开工面积与施工面积之比(%)29.3630.25 正常
供需健康度指标商品房供销比1.0830.21 正常
待售率(%)10.3530.25 正常
二次以上置业者购房比例(%)12.0220.10 基本正常
住房自有率(%)73.7430.26 正常
结构健康度指标房产一、二级市场成交面积比4.3320.15 基本正常
换手率(%)12.5930.28 正常
普通商品住房供应面积占比(%)80.3530.11 正常
综合评价2.66健康
小结:2013年全市(内六区)市场健康测度值为2.66,健康度连续第二年进入标准健康区间
根据我市房地产市场健康状况测度分析,2013年我市(内六区)房地产市场健康测度综合得分为2.66,比2012年提高了0.25点,比上半年提升了0.18点,健康度评测连续第四次进入标准健康区间。从各指标值来看,正常指标值9个,基本正常指标5个,异常指标为0个,与上半年相比正常指标增加2个,基本正常指标减少2个,异常指标已完全消灭,楼市健康度有了进一步提升。
具体来看,2013年我市四类指标中,供需健康度正常指标最多,四个指标中已有三个指标达到正常评价,其余三个健康度大类均有两个指标达到正常评价,各方向上的健康度评价已达到较平衡状态,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全年房价涨幅较低,推动了价格健康度的提高。从数据来看,全年我市平均房价涨幅较低,而长沙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期仍将保持较高增长,同时CPI同比涨幅预期也将保持在低通胀区间,这都推进了价格相关指标健康度的提升。
二、房地产投资较为旺盛,新开工面积同比大幅增长,施工面积保持匀速增长,推动了规模健康度继续保持良好状态。从数据来看,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例预计达24%左右,保持了适度投资水平;商品房新开工面积同比有较大幅度增长,但与施工面积比较来看,所占比例在30%左右,仍较为合理,这些都推进了规模健康度继续向好。
三、下半年商品房月度新增供应量连创新高,推动了供需健康度的提高。从数据来看,下半年我市商品房月度新增供应量月均值达217.54万m2,10月更是达到月度最高。供应量的大幅增长,改善了上半年以来的商品房市场同期供不应求状况,将供销比、待售率也带入了合理区间。
四、结构健康度在政策推动下,全年健康度仍保持了良好状态。从数据来看,由于三月政策影响及五月长沙县二手厂房大宗交易,长沙二手房交易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增长,由于交易量巨大,甚至全年的总交易量同比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这使得二手房、新房交易差距缩小,房产一、二级市场成交面积比也达到了基本正常水平。同时,由于今年新房、二手房交易量均有较大增长,换手率指标也达到了正常,加之我市普通商品住房供应面积占比一直保持在正常水平,共同促进了结构健康度继续保持在良好状态。
◎ 城房指数
根据我市商品住宅成交价格指数分析模型(指数以2006年1月为基期,指数值为100点),至2013年12月底,内六区商品住宅成交价格指数为263.85点,较年初增长10.27点,2013年指数月均增长0.86点。从具体单月指数来看,有6个月指数环比小幅下降,下半年7月、8月、10月、11月指数均下降,其中11月环比降幅最高,减少4.70点;有6个月指数环比上升,增长幅度比下降幅度大,9月指数环比涨幅最高,增长7.62点。
从面积子市场价格指数来看,至2013年12月底,60-90m2子市场指数值最高为332.94点,60m2以下子市场指数值最低为240.99点。2013年144m2以上子市场指数涨幅最大,月均增长2.09点,60-90m2子市场指数涨幅最小,月均增长0.88点。
从板块子市场价格指数来看,至2013年12月底,新南城板块指数值最高为316.10点,河西板块指数值最低为281.67点。2013年中心板块指数涨幅最大,月均增长1.80点,东城板块涨幅最小,月均增长0.85点。
小结:2013年城房指数小幅上升,房价呈波动上涨走势
2013年内六区商品住宅价格指数累计增长10.27点,至2013年12月底指数为263.85点,月均增长0.86点。各面积子市场中,144m2以上子市场指数涨幅最大,月均增长2.09点,60-90m2子市场指数涨幅最小,月均增长0.88点;各板块子市场中,中心板块指数涨幅最大,月均增长1.80点,东城板块涨幅最小,月均增长0.85点。
◎ 景气指数
小结:2013年房地产市场总体景气,有 9个月位于高景气区间
依据长沙市房地产市场景气指数分析模型,2013年长沙市内六区房地产市场总体景气,有9个月景气指数高于100,位于高景气区间,3个月景气指数低于100,位于低景气区间。具体来看,受2012年下半年市场回暖的影响,市场信心充足,1月份以102.12的高景气指数开局,2月份受春节假期及“新国五条”政策的影响,景气指数直接跌入本年的最低点98.34,3月份开始景气指数有所回暖,市场预期保持基本稳定,随着强劲刚性需求的入市,“红五月”景气指数达到了102.16,新房市场、土地市场供需两旺,6月份景气指数攀升至2013年度的最高点103.81点。随着部分刚性需求的被消化、市场调控压力增大,市场观望有所增加的影响,6月之后景气开始逐渐下滑,9月、10月分别为99.91、98.73,均位于低景气区间。11月份景气指数开始上扬,比上月上涨了2.44,新房市场、二手房市场成交都比较可观。受11月底出台的提高二套住房贷款首付比例等政策的影响,12月份房地产市场主要运行指标有所下滑,从而景气指数略有下降。
Part 2 2014年市场走势预测与分析
2013年长沙房地产市场开发投资基本平稳,土地市场供需两旺,刚性需求持续发力,网签成交量为近年来的高位值,开发企业资金充裕,市场信心有效提振。2014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2013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下了“稳中求进、改革创新”的发展基调,新形势下长沙房地产市场又将面临众多新的机遇与挑战,预计全市房地产市场呈现如下特点:
一、房地产调控市场化预期增强,但现有政策暂不会松动
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强调房地产宏观调控已经鲜少在重大会议中出现,调控新理念已经逐步反映到房地产业上。房地产长效机制的建立与完善在2014年预计将取得重要进展,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将加快建设,2014年6月有望出台不动产登记条例,房地产税制改革也将逐步被提上日程。但基于2013年房地产市场依旧坚挺的形势,长效机制建设还未成熟,现有宏观调控政策仍将保持基本稳定。政策大的方向不会变动,允许各地方政府对政策进行微调或成为常态,房地产宏观调控差异化会更加深入。长沙2013年11月底出台的增加普通商品住房及用地供应、抑制不合理住房需求、引导开发企业理性定价、重视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等措施将在2014年继续贯彻执行。
二、货币信贷环境基本稳健,差别化住房信贷力度增强
当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并未得到显著改善,着力防控债务风险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六大任务之一,为保障经济的稳步发展,2014年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2013年较好的销售业绩,房企资金流比较充裕,同时随着金融改革的深入,房企融资渠道将更加便利和畅通,预计下阶段房地产企业将面临合理的信贷环境。但政策抑制投资投机需求的力度方向不会改变,2013年年底部分二三线城市提出要进一步提高二套住房贷款首付比例,差别化住房信贷力度进一步增强。长沙市将继续执行首套住房首付30%,家庭首套住房90平米以上二套住房贷款执行首付65%,禁止向家庭第三套住房提供贷款的措施。
三、普通商品房用地供应稳定,土地市场成交偏温和
增加普通商品房用地供应来加快形成市场的有效供给,是当前政府调控房地产市场的重要举措。长沙已经明确2014年度全市住宅用地计划供应总量应不低于过去5年平均实际供应量,并将于1月31日前公布用地供应计划。2013年全市土地市场十分活跃,全年土地成交面积1909.93万m2,预计2014年度普通商品房用地供应保持基本稳定,难现大幅度增长的情况。2013年市场成交向好,库存消化速度加快,年底日均网签成交400多套,房企资金得到有效回笼,为下一步的战略部署提供了充足的条件,但2014年房地产市场政策面、市场面都面临着调整,预计房企将观望后市而采取保守的拿地策略,土地市场成交活跃度或下降。
四、开发投资增长空间有限,竣工面积同比增长可能性大
近年来长沙房地产开发投资已经逐步趋于稳定,同比增长幅度逐渐变窄,开发投资已经越发理性。2013年全市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约1140亿元,保持了约11%的同比增长速度。2014年是房地产的调整年,亦是过渡年,预计房地产开发投资仍将以稳为主,全市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与2013年基本持平。经历了2012年的放缓节奏,2013年房地产施工增涨幅度大,2014年房地产信贷环境稳定,房企资金充足。预计2014年的施工将稳步推进,2013年施工的部分面积将在2014年取得竣工,市场上竣工面积将逆转2013年同比负增长局面,出现同比增长的可能性大。
五、市场调整增速整体回落,供大于求局面难改观
刚需在2013年的长沙房地产市场表现抢眼,促成了2013年长沙楼市供需双旺的局面,全市全年新建商品房批准预售面积2234.40万m2,同比增长17.16%,新建商品房网签成交1966.95万m2,同比增长30.45%,供给成交分别居于近年来的高位。2013年市场已经逐步消耗掉部分刚需,2011年至2013年底,长沙内六区待售新建商品房面积为1605.48万m2,待销量较大的形势给市场预期释放一定的风险信号。预计2014年房地产市场将难以保持2013年的强势增长势头,整体增速会有所回落,供大于求的市场形势仍将保持。全市全年新建商品房新增批准预售预计约2000万m2,同比减少约10%,新建商品房网签成交约1800万m2,同比减少约9%。
六、二手房市场难有起色,与新房市场差距拉大
受“新国五条”个税传闻预期的影响,2013年长沙二手房市场交易现短暂的“春天月”,创下了近年来二手房交易的新高,全年二手房成交525.63万m2,同比增长68.23%,与新房市场的差距由2012年的4.60:1缩小为2013年的3.74:1。2013下半年二手房交易基本呈现月均成交35万m2的低迷状态。长沙新房市场供应比较充足,受买旧不买新观念、二手房交易成本较高、新房与二手房价差小等因素影响,购房者选择新房的比例大。二手房需求不足,直接导致了二手房成交的低位运行,预计2014年这种状态将难以改观。相比于2013年,二手房成交同比或出现较大幅度下滑,与新房市场交易量的差距进一步拉大,全市全年预计二手房成交约360万m2,同比减少约30%。
七、“三房两棚”建设稳步推进,保障房管理创新可圈可点
2013年长沙保障性安居工程超额完成任务,推进了全市的住房保障水平,开展了住房保障家庭登记工作,充实了保障对象基础信息库,为2014年保障性安居工程的开展创造了良好条件。根据湖南省提出的未来5年计划“三房两棚”(公租房、廉租房、农村危房、城市棚户区、工矿棚户区)建设完成投资2000多亿元,累计建设210万套,2014年也将是长沙市“三房两棚”的大力推进年,预计2014年初将会发布年度保障性安居工程计划。2013年长沙经济适用住房可上市交易,2014年加强保障性住房管理与制度创新又有新的举措,从2014年起,公共租赁住房和廉租住房并轨运行,并轨后统称为公共租赁住房,进行统筹管理;从2014年起,长沙市保障性住房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提高保障房的节能环保性。预计2014年保障性住房管理效率与质量会更进一个台阶。
八、“新一线城市”荣耀加身,房企布局战更加激烈
在国家深化改革之时,长沙跻身全国新一线城市,城市潜力有望充分发挥。2014年国家城镇化规划或将靴子落地,东部产业升级梯度转移加快,长株潭城市群发展机遇良多;2014年长沙地铁2号线运营在即,开启了长沙地铁运行新时代,沪昆高铁值得期待,铸就了全国屈指可数的枢纽地位。未来长沙必将有更多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汇聚与整合,城市建设有望实现质的飞跃。外在机会增多,内在需求强劲,市场运行平稳,房地产业充满活力,将加快现有市场主体们的布局扩张,也将吸引更多新房企来此攻城略地,房地产市场上竞争越发激烈,也将成为推动产业更好发展的动力。
Part 3 2014年新盘推荐
预测排行榜
依据长沙市房产研究中心调查问卷及0731房产网楼盘人气排行数据,充分参考各方评价和意见,推荐2014年度长沙楼市最值得期待的品牌楼盘。
2014年度长沙楼市最值得期待品牌楼盘
(排名不分先后)
项目名称开发企业所在区
盛世耀凯湖南耀凯房地产投资有限公司岳麓区
南湖花园湖南金基投资置业有限公司天心区
才子佳城湖南湘天才华房地产公司雨花区
五江 · 天街国际广场湖南五江地产雨花区
北大资源 · 时光北大资源集团岳麓区
入榜剖析:
热点片区楼盘备受瞩目,宜居品质项目值得期待
从2014年长沙楼市值得期待品牌楼盘榜单来看,各楼盘所处片区或拥有优势突出的配套设施资源,或是舒适宜家的生态环境资源,一直是近年来购房者关注的重点片区。定位刚需,追求品质是上榜楼盘的显著特点。盛世耀凯地处河西市府片区,有着低容积率、高绿化覆盖率,立足于精品理念,把控每一个建设细节,着力打造市府生态第一居所。南湖花园位处城市央区,地理位置优越,精心设计、坚持品质开发,铸就长沙央区完美和谐的双地铁高端社区。才子佳城位于省府红星片区,紧靠成熟商业中心,交通四通八达,定位于综合性高品质的住宅社区。五江·天街国际广场位于武广片区,出行十分便利,通过街区、广场、多形态的建筑组合与亲水场景,打造复合型国际街区MALL。北大资源·时光坐拥洋湖景致,致力于湿地景观资源与居住品质提升的充分契合,打造离尘不离城的高品质项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