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IC1 高铁上崛起 长沙新“浦东”


  城市的发展总是与交通大动脉的延伸有着不解之缘。在当下中国大地上高速巨龙飞速交织的同时,一个个城市的腾飞梦想也正乘着这股旋风加速释放。长沙,亦不例外,如同被高铁线打通了任督二脉,从此城市发展的热血奔流不息。


  Part1规划/ 


  借力高铁效应  新城加速重构


  高铁交会,发展动脉


  京广、沪昆、渝厦三条高铁,未来规划将在长沙联结交会,形成南中国四通八达的高速运输发展大脉络,这对于中部城市长沙来说,瞬间被烙上了高铁城市的标记,未来的发展机遇史无前例。长沙与高铁,发展与速度,完美融合,相得益彰,中部快速交通大枢纽,长沙当之无愧,战略地位已然初显。


  从武广高铁到京广高铁的全线通车运行,这是我国高速交通运输的奇迹,更是高铁途经沿线各大城市发展的引擎和契机。从修建京广高铁这一宏大规划蓝图迸发的那一刻起,便注定了它的不平凡,便注定了大半个中国的翻天覆地。京广高铁,全称京广铁路客运专线,是以客运为主的高速铁路。它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广州,经过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广东5省,全程2298公里,是世界上运营里程最长的高速铁路。基础设施设计速度350公里/小时,现运行速度降低至310公里/小时左右。京广高铁是我国“四纵四横”客运专线网之一,形成一条与京广铁路并行、纵贯我国南北、辐射范围最广的快速客运通道。京广高铁将使京广铁路实现客货分离。京广高铁于2012年12月26日全线开通运营。从北京坐高铁到广州的旅行时间缩短至8小时。京广高铁线这条大动脉连接环渤海经济圈、中原经济区、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珠三角经济区,途经北京、保定、石家庄、郑州、许昌、武汉、咸宁、岳阳、长沙、株洲、韶关、广州等沿线重要城市,分为北京到郑州、郑州至武汉、武汉到广州三段,还通过延伸线广深港高铁连接深圳,未来将直通香港,成为串联全国南北重要大中城市的交通生命线,对沿途各城市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沪昆高速铁路是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四纵四横”的快速客运通道之一,途经上海、杭州、南昌、长沙、贵阳、昆明等6座省会城市及直辖市,线路全长2264公里,长度仅次于我国最长高速铁路的京港高速铁路,是中国东西向线路里程最长、经过省份最多的高速铁路。全线为复线电气化铁路,主要由沪杭客运专线、杭长客运专线和长昆客运专线三段组成。沪昆高铁(又称沪昆客运专线)是一条东起上海,西至云南昆明的东西向铁路大动脉,是设计时速为300-350公里/小时等级的客运专线。沿途设有杭州、南昌、长沙、贵阳等站点。沪杭段已于2010年通车,杭长段预计2014年9月通车,全线预计于2015年建成通车。按350公里/小时的设计时速计算,从昆明到长沙仅需4小时,昆明到杭州8小时;从上海坐火车前往昆明,最快只要10个小时,比现有的沪昆铁路节省将近27个小时。值得一提的是,杭州-长沙段沿沪昆既有线路走向进入长沙,引入长沙南站与京广客运专线交会,实现无缝对接换乘,长沙成为沪昆与京广高铁的唯一交会枢纽点。


  根据“十二五”规划,国家铁道部同意推进重庆-长沙-厦门客运专线规划建设,于是渝厦高铁的建设被提上日程。渝厦高铁西起重庆,东到厦门,包括渝黔铁路、黔张常铁路、长益常铁路、长厦铁路等,是连接成渝地区与华中地区并沟通华东、华南的客货运快速通道。重庆到长沙的专线规划将建成高铁,设计时速将达350公里/小时,届时只需不到3小时就可到达长沙。同时渝厦高铁规划将在长沙高铁站与京广、沪昆交会。相信,几年以后随着沪昆、渝厦高铁的相继通车,高铁线间实现有效对接互通,长沙作为现代高铁枢纽的地位将更加显著。


  势不可挡的高铁效应


  自十九世纪初期铁路出现后,铁路经济就开始显现出强烈的磁吸效应。快速成网的高铁交通动脉必然释放强大的高铁优势,辐射拉动高铁所经沿线的城市发展。京广、沪昆、渝厦三大高铁在长沙交会,高铁效应重重叠加,中部枢纽地位提升,对长沙发展的引导和利好更是势不可挡。那么高铁效应如何影响长沙呢?


  2013年3月7日,国家发改委出台《促进综合交通枢纽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十二五”期间我国需基本建成42个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其中长沙与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一同入选。京广高铁与沪昆高铁两条客运专线交会于长沙,形成一个“大十字”,其支撑的高速客运交通网络将北至北京,南抵深圳,西达昆明,东至上海。再有,“十二五”规划中新增的渝厦高铁预计也将通过长沙。届时,长沙将取代郑州成为中部最大的全国性高铁枢纽,并形成长沙“12345”的快速交通网,即1小时到武汉、南昌,2小时到广州,3小时到重庆、深圳,4小时到上海、成都、杭州、昆明,5小时到北京。这样将大大提升长沙在中部的物流优势,为承接东部与南部沿海的产业转移创造更好的条件。同时,高铁的发展,带来了客流的激增,极大地解放了传统铁路,使得原来的京广线、沪昆线等铁路干线释放出更大运能用于货运,极大彰显长沙现代高速物流的优势。高铁实现以时间换取空间,拉近了城市间的距离,大大节约了商务出行时间,为城市间实现经济发展的快速融合合作提供更大空间,未来将会吸引更多的外来资本进驻长沙。随着多条高铁的有效运行和无缝衔接,长沙将会聚集更多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不断拓展长沙以及整个长株潭城市群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空间。


  沐浴着高铁效应的暖阳,时下长沙高铁南站辐射范围内正迅速崛起一座新城,作为在长沙交通枢纽建设中获益的典型区域,长沙高铁新城的发展势如破竹,其高端定位、人居品质更是享有长沙新“浦东”的美誉。


  高铁新城,蓝图铺展


  长沙高铁新城的形成主要建立在体育新城基础之上,依托京广高铁(武广高铁)长沙站的落户,随后借着沪昆、渝厦等高铁线路的相继规划和开建,高铁站大面积辐射范围内的高铁新城更是提速成型。武广高铁是长沙市“十一五”国家重点工程,长沙市委、市政府于2006年先后开展了《武广铁路客运专线长沙站周边地区概念性城市设计国际招标方案整合优化规划设计》、《武广客运专线新长沙站站前广场设计》以及该片区核心区的市政配套设施,如道路、给水、排水、电力、电信、燃气等六个专项规划,2007年开展了《长沙市黎托片节约集约用地专项规划》,对该片区启动区以及整个片区展开了针对性的研究。2009年8月完成了《长沙市黎托片(武广新城)道路专项规划》,进一步落实与深化了上层次规划,为该片区的城市建设与开发提供规划依据与政策引导,于2009年7月开始进行长沙市黎托片即武广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并且在2010年2月进行了控规公示。立足于长沙市城市总体规划的理念和思路,长沙高铁新城的整体规划体现着高端发展定位、优化功能布局、立体交通网络的特色,未来将走出一条与众不同的新城发展之路。长沙高铁新城位于长沙市主城区东部雨花区黎托乡,主要涉及雨花区黎托乡的花桥村、合丰村、粟塘村、平阳村、川河村、黎托村、长托村、东山村、边山村、潭阳村、候照村、大桥村和黎明渔场13个村、场及东山镇等,东、北至浏阳河(包括磨盘洲),南至湘府路,西靠京珠高速公路,总用地规模18.92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区面积8平方公里,中央商务区面积3平方公里,规划人口规模36.4万人,是国土资源部批准的节约集约用地试点地区。


  高端区域定位。武广新城定位为两大中心,即中南地区区域性的铁路客运中心、具有商务功能的交通枢纽型的城市副中心,辐射长株潭城市群。随着车站商务功能的确立,相关产业的出现、人口的聚集,该片区将形成以高铁站为核心、周围一定范围内高强度的商业和商务开发,再往外则形成大量新型居住区的圈层开发模式。在产业定位上,高铁新城将主要发展现代服务业、商业、休闲娱乐产业、居住区等,其中现代服务业将为长株潭地区提供高品质的商贸、金融、咨询、会展等服务,构筑有活力的经贸载体系统;商业主要为规划区服务,同时发展部分高端商业为长株潭区域服务;休闲娱乐产业主要是在滨水区结合“洲”、“岛”生态绿地系统,设立文化、休闲、娱乐中心。居住区构建有特色的生态居住社区,以及适宜创业发展和居住生活的城市空间,为规划区就业人员提供就近的居住场所。同时,规划建设支撑现代化城市的基础设施系统,形成快速、便捷、高效、安全的城市交通和基础设施网络。整体上新城集快速交通、现代物流、商务休闲于一体,是环境优美、布局合理、配套完善的高品质品位城市功能区。


  优化功能布局。按照原有高铁新城的总体布局,结构规划为“一核两轴六组团”。“一核”即以车站交通枢纽为中心,结合浏阳河滨江发展带,规划服务于长沙乃至长株潭的商务中心与文化娱乐休闲中心,共同构建规划区内的发展中心核心。“两轴”是指以发展中心核、片区服务中心为发展节点,结合未来长沙城市格局的变化,与未来长沙城市发展轴向保持一致,构筑规划区东西向发展主轴,同时也将形成新城的景观主轴,展示长沙东大门的城市形象。以浏阳河水域为纽带,结合功能布局及景观设计构筑规划区南北向发展次轴,同时也是展示新城自然景观特色的第二条景观轴线。“六组团”即中央商务组团、南北两侧四个居住组团以及黎托北居住组团。而按照长沙市委市政府最新构想,两大高速铁路交会的高铁新城空间结构为“一核”“一心”“两轴”“一链”。“一核”即结合高铁交通枢纽及浏阳河两侧滨水空间,规划服务于长株潭城市群的中央商务区;“一心”即结合将浏阳河东岸规划成为新城自身服务的商业办公文化中心;“两轴”即以构筑规划区东西向发展主轴与规划区南北向发展次轴;“一链”即规划将浏阳河水引入规划区,并由六个绿化公园和开放绿地系统共同构筑生态绿链。


  立体交通规划。在整个区域道路交通体系格局内,高铁新城主干道规划为“四横两纵一轴一环”的方格网体系。“四横”即劳动东路、曲塘路、香樟路、湘府东路,“两纵”即新花侯路、红旗路,“一轴”即杜花路,“一环”即出入车站的专用高架快速环道。通过“四横两纵一轴一环”的主骨干道路,武广新城将与老城区、星马新城及城东新区实现连通,主干道路网同时与京珠高速、机场高速转换对外长距离交通流,实现交通流的快速疏散与聚集。同时规划中地铁2号线穿过高铁新城,与高铁站实现无缝对接,贯通长沙东西两端,为高铁新城的立体交通网络加码。


  Part2优势/ 


  交通得天独厚 生态资源优越 


  中部枢纽,城东“要塞”


  目前,随着长沙城市建设的大力推进,城市新区、周边新城的开发如火如荼,如梅溪湖片区、洋湖片区、暮云片区、滨江新城、麓谷片区、高铁新城……细数下来,新兴片区特色鲜明、优势明显,不同的规划发展定位将铸就它们未来繁荣的发展前景。相较于其他片区,高铁新城的优越条件是不可比拟、无法复制的。中南地区区域性的铁路客运中心、具有商务功能的交通枢纽型的城市副中心的高端定位给予了高铁新城发展的超高起点。


  从高铁新城的区位优势来看,一方面从整个中国版图来说,高铁新城依托高铁南站,顺沿京广、沪昆以及未来的渝厦等高铁,将整个长沙的能量辐射至全中国,向北辐射北京、天津,南抵广州、深圳、香港,西连重庆、贵阳、昆明,东至厦门、上海等。而长沙正好处在三条高铁线交会的位置,成为中部最大的快速交通枢纽城市,在全国的交通版图上战略意义举足轻重、不言而喻。再从中南部地区来看,武广高铁连结中国中南部地区,串起了该区域的三大都市圈——珠三角经济圈、长株潭经济圈和武汉城市圈。它的开通极大地拉近了沿线都市圈的距离,广州至武汉的列车运行时间由十小时缩短至三小时,广州至长沙的时间则缩短至两小时。随着空间距离的拉近,粤湘鄂三省人员、资金、信息、物质流动也将更加密切,该区域经济资源的整合优化将进一步加速,三省均得以更宽广的视野和格局规划未来的发展。由于高铁的运行、高铁新城的崛起,长沙的城市地位、区位优势进一步得到大幅提升,长沙从高铁新城出发有了进出长沙、出入湖南、联通世界的更优越资本和更大自信。


  而另一方面,从长沙全市来说,高铁新城也存在着独特的地理区位优势,一定程度上代表着长沙城市形象,迎接远道而来的各方宾朋。高铁新城位于长沙城市东部的雨花区黎托乡,紧邻长沙县黄兴镇,通过湘府东路可快速直达湖南省府,从地理位置上是长沙城区的东部边界。由于高铁站的运营,长沙城东大门户、城东战略“要塞”的地位更加稳固,高铁新城辐射全市的能力也不断放大,由此承接的人流、物流、资金流等源源不断的输送至全市,从而带动全市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每天有成千上万的人们通过这里走向四面八方,每天也有成千上万吨货物借助快速低成本的物流产业发放各地,便捷了新城周边甚至全市的工业园区、重要实体企业的物流需求,高铁新城的物流仓储功能不断加深,长沙未来打造物流之都的目标也指日可待。另外,从长株潭城市群地理位置来看,高铁新城更是处于长株潭的融城核心区,未来株洲、湘潭的发展将更大程度的依赖于该片区快速通达各地的交通区位优势,该片区的发展对日后长株潭一体化以及3+5城市群的人力、物力、投资、置业等格局重组产生深厚的影响。由此可见,高铁新城作为中部交通枢纽点和长沙城市东部“要塞”的区位战略意义重大。


  优越的现代立体交通


  高铁新城,崛起于高铁之上,现代化的便捷交通是不言而喻的。多条高铁汇聚形成的枢纽地位是高铁新城与生俱来的对外交通优势,是长沙城内其他新兴片区不可比拟的。除此之外,四通八达的快速交通网络为新城发展引凤筑巢,招商引资风生水起,水陆空立体全方位快速交通在如今的高铁新城触手可得。新城内拥有多条高级别交通要道。贯穿南北的交通大动脉京港澳高速从新城西北腹地穿越,其内拥有京珠高速出入口,并通过绕城高速与省内各市州高速路网相接,到株洲、湘潭仅半小时车程,到益阳、常德、岳阳、娄底、衡阳只需2小时车程,到其他较远省内城市均在4小时车程以内。正在抓紧建设中的长株潭城际铁路也与高铁长沙南站实现无缝对接,长株潭城市群的影响辐射力将不断增强。机场高速从北部横跨,距长沙黄花国际机场仅15分钟车程,使高铁与航空出行实现迅速有效对接,通达世界各地。另外,水运方面借助沿城而走的浏阳河可通达湘江,与长沙下游的霞凝新港实现对接,最大限度发挥区域内的资源优势。


  高铁新城内部的城市道路交通同样十分便利,万家丽路、劳动东路、长沙大道、香樟路、湘府路等市区主次干道贯穿其中,与主城区紧密连接,市公交总站坐落于该区域中心位置,城市公共交通十分发达,公交线路满足通达市区各个角落的需求,大大提升区域居民出行的效率。最值得一提的是长沙轨道交通率先与武广长沙南站无缝对接,下了高铁便可乘坐地铁,方便快捷。即将开通运行的长沙地铁2号线将长沙汽车西站与高铁南站直通连接,贯穿城市东西两端,途径五一商圈、长沙火车站等重要节点,乘坐地铁2号线可以实现从高铁站至汽车西站、火车站等枢纽在10到30分钟内到达,同时建设中的地铁3号线也在这里设有站点,对于长沙的城市板块而言,轨道交通将为之注入前所未有的活力。


  可见,高铁新城飞速交织而成的铁路、公路、轨道、航空全方位的立体交通体系,使高铁新城成为未来长沙出行最便捷的区域,成为一个与城市休戚相关的枢纽地带,极大地提升了长沙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成为湖南与外界沟通的重要窗口。


  完善的公共基础配套


  高铁新城除了具有完备的城市基础道路交通体系外,在商业、人文教育、医疗卫生和公共设施等方面配套正在不断提升和完善。高铁新城规划中,二类居住用地占总用地34.5%,商业经营用地占7.6%,中小学教育用地占4.6%,行政办公用地占3%,公用绿化用地占20.6%,其他用地占29.7%,形成完善的城市功能配套格局。长沙南站自身配套有长途汽车客运总站、城市公交始发站、城市地铁2号及3号线换乘站、的士停靠站、停车场等,公共设施齐全,为长短途出行提供便利。商业配套方面,近有黎托家具批发城、黎托大型仓库、新开业的喜盈门·范城商业广场、雨花区政府周边商业等,远有红星商圈、万家丽路沿线大型商业项目、高桥批发大市场、多个大型超市、瑞吉、W、华雅华天等多个星级酒店等,还有多个正在建设和招商中的商业大项目,如武广新长沙站西广场地下商场、杜花路地下商业区、浏阳河生态商务区、武广国际商贸中心、南片地下商业街等,新城内商业商务十分发达。人文教育方面,新城内配有南雅中学、广益实验学校、枫树山小学、雨花中学、市一中华夏学校、省医药中专、体育职业学院等,周边还有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女子大学、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等大专院校。医院方面主要离长沙市中心医院、旺旺医院等较近,社区医疗点也比较发达。文体设施方面包括文艺创作中心、群众艺术馆、妇女儿童中心和社会活动中心等公共文化活动设施,体育新城内的综合体育场、网球馆、游泳馆、跳水馆、运动员村、体育休闲公园、高尔夫球场等,不仅提高该区域居民的文化素质,更加丰富了居民的业余生活。


  独有的河湾生态体验


  高铁新城原属城市郊区,以菜地等农用地为主,地势地貌十分平坦,土地质量非常优越,自然生态环境极佳。历经京广高铁的建设和长沙南站的落户,开始了城市拆迁与新城建设。得益于高铁新城打造宜居生态新城的理念和行动,原本和谐的自然生态环境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保留和承继,如今新城的生态环境依然亮点多多。蜿蜒的浏阳河沿高铁新城东部边界流淌,形成长距离的河湾水岸,是高铁新城内最重要的生态河流和自然资源,它对高铁新城的整体规划、功能布局、区域定位都起到了极其重要的引导作用,是新城内不可多得的生态资源,于是形成了高铁新城独有的河湾生态体验感受。浏阳河两侧滨水区结合河上“洲”、“岛”等生态绿地系统进行统一开发打造,以及规划中“一链”即规划将浏阳河水引入规划区,并由六个绿化公园和开放绿地系统共同构筑生态绿链,如黎托生态公园等,将自然环境与人居环境和谐融合,是高铁新城片区将特有的生态资源有机整合、完美利用和诠释的最大亮点,也是未来新城贯彻高品质人居生活理念的最大生态资源优势。


  再有,新城内不断涌现的高档人居大盘对于小区生态环境品质上的注重与打造,形成多形态、高品位、观赏感十足的山水绿化点,零星散布在高铁新城范围内,俨然一个完整的适宜人居的生态大系统,扮靓新城环境,提升生活质量。而高铁新城周边,自然生态资源也是十分丰富。提质建设中的圭塘河风光带是影响新城的另一重要水系。再往城南则有天际岭国家森林公园、长沙生态动物园等生态旅游资源,再向南则是暮云等规划中的长株潭绿心地带,此区域对生态资源的严格保护是最好的天然生态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