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先导区的『两型』生活


  

PART 1万花筒


  

大河西先导区面面观


  

(一)概况


  

长沙大河西先导区于2008年6月10日成立,是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的五个示范区之一,承担着国家探索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发展道路的重任。


  

大河西先导区的规划范围位于湘江西岸,经由岳麓区、高新区直抵望城、宁乡腹地的一千二百平方公里土地的组成的区域,分先导区、核心区和起步区三部分。


  

先导区:大河西先导区总用地1200平方公里,其中建设用地规模420平方公里,生态景观绿地198平方公里,农用地495平方公里,水体面积占87平方公里。


  

核心区:核心区用地范围为湘江以西,黄桥大道以东,北至黄金大道与岳麓区区界,南至含浦镇与坪塘,包括岳麓区、含浦镇、坪塘镇、雷锋镇的用地范围。用地面积总计416平方公里。


  

起步区:起步区范围包括绕城线以西、黄桥大道以东、靳江河以北,北边以高新区拓展区为界(华龙村、金南村北界)的用地范围。用地面积为124平方公里。 


  

(二)特色


  

名胜:大河西先导区的自然山水资源得天独厚,集长沙“山水洲城”的城市风貌特色于一体。麓山西峙,相拥长沙古城,更兼历史悠久,自古以来就是著名的风景名胜地。橘子洲位于湘江江心,乃我国最长的江心洲岛之一,历代文人雅士履痕处处,更因一代伟人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之词而名闻天下。湘江流经长沙市区,有湘江水系支流289条,其中,流经岳麓区内的龙王港、靳江河是湘江两条一级支流,水量十分丰富,更有西湖、后湖、桃子湖、尖山湖、鹭西湖等水体镶嵌城区,更增添了城市的灵秀。


  

科教:长沙教育事业历来比较发达,1998年长沙每万人拥有在校大学生人数居全国第一,每万人拥有专业技术人员近400人,两院院士30余人位居全国前列。长沙市有20多所综合性大学和学院,大部集中分布于岳麓山周边地带,拥有两院院士26人,同期有10余万人在读,其中博士生、硕士生10000多人,博士后流动站近20个,博士点近80个,形成独特的开放型高校集聚区。岳麓山周边科研院所云集,长沙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岳麓山国家大学科技园、岳麓山大学城皆位于此。大河西先导区已成为我国著名的知识人才密集区。其新材料技术、电子信息技术、先进制造技术精细化工技术和生物基因技术的部分领域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产业:按照先导区规划的目标和定位,经过起步阶段和快速发展阶段等两期建设,到2012年,要把大河西建设成为“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的示范区、高新产业的集聚区、城乡统筹的样板区、生态宜居的新城区和支撑发展的增长极。在产业发展上,大河西先导区以金洲大道为轴心,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主体,以金洲开发区和望城经济开发区为两翼,以科研院校为依托,大力发展高新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全力建设信息产业基地、新材料产业基地、节能环保产业基地、先进制造产业基地、生物产业基地、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基地、现代农业产业基地、承接产业转移基地等产业基地,力争到2020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4000亿元。


  

休闲:未来的先导区将打造“三大”旅游长廊:改造提升岳麓山风景名胜区,把岳麓山打造成为具有国际水准、体现长沙“两型社会”建设形象的名片。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以岳麓山风景区为龙头,以梅溪湖、西湖、后湖、千龙湖、灰汤温泉、乌山森林公园、香山森林公园等为组团的自然生态风光长廊;新建开发龙湖高尔夫球场、大型游乐场、动漫影视城、金星文化产业园、湖南艺术家村和观光农业区等,形成旅游度假风光走廊;同时,还将维护包装岳麓书院、雷锋纪念馆、北津城遗址、黄兴墓、郭亮墓、曾国藩墓、王陵公园、洗心禅寺、戴公庙等,形成历史人文风光走廊。


  

长沙大河西先导区的生态旅游业将成为都市人群休闲度假的首选,湘江沿岸旅游区、森林公园旅游区、农业观光旅游区、都市旅游休闲区等四大旅游休闲区满足都市人的不同生活需求。


  

宜居:随着先导区新城路网建设和公共设施配套日益完善,依托浓厚的湖湘文化底蕴,融山水洲城于一体,先导区生态地产进入井喷时期,房地产业一跃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柱,生态地产在创造了财税收入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提升了人民的居住水平。这些生态楼盘的开发有力地提升了先导区的楼盘档次,形成了市政府周边、高新区麓谷基地、麓南路和枫林路周边等4大生态房地产板块,打造了“城在山中,房在林中,人在绿中”的“生态岳麓宜居新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