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杨志威:嘉盛地产深耕八年 简而不易 |
[作者]:贺慧君 |
行走在房地产行业近20年,身份变了,地位不同了,经验和实力增加了,薪酬却只比初入行时涨了不到一倍,即便如此,如今有人想用几倍甚至十倍的身价挖他过去,杨志威说,我要留在这里。 根植于泪水汗水苦水的嘉盛之路 从成立之初的5万元启动资金及9个人创业团队,发展到如今动辄上亿的项目开发额及业务遍布全国各地的大型开发企业,嘉盛在创业路上演绎的白手起家这段故事,已在业内广为流传。 2002年,二十三冶建设集团为了启动一个1500平米的经济适用房项目,准备自设一家房地产公司,嘉盛地产就这样诞生了。通过自愿报名和竞聘上岗的方式,最终组建成了一个9人的团队,杨志威就是这其中的一员。 一开始,由于资金受限,杨志威和他的同伴只能利用二十三冶的一些土地资源进行小规模开发,后来逐步走上合作开发的道路,如与省老干所合作开发嘉盛·逸林园,与湖南航空工业局共同合作开发嘉盛华庭,逐步实现了资金和经验的原始积累。2006年,嘉盛地产并入五矿地产后,资金更加充裕了,开发经验更加丰富了,公司开始了大规模扩张。 但一路上的苦与乐也只有他们自己知道,“公司刚起步的时候,资金很紧张,我们连个车子都没有,出去都是挤公共汽车,很少打的,包括作为公司副总经理的我也不例外。”杨志威说道。 “当时创业的条件非常艰苦,和现在年轻人讲我们创业经历的时候,他们都觉得难以想象,但是经历过这么多事,现在回想起来,才觉得正是这些坎坷才成就了自己、成就了嘉盛的今天。” 即使是现在,掌管包括嘉盛国际广场、格兰小镇、圭塘河风光带等7个大型项目的杨志威仍然开着一辆毫不起眼的轿车,嘉盛的一位员工打趣道,“每次和杨总出去参加活动,看着别的老总开的都是奔驰、宝马,就想和他开玩笑,还没开口,他总是自己先打趣起来:‘我知道你想说什么,看我的车很破是不是,有的开就行啦。’” 背靠大树,并不意味着安稳 融入世界500强的中国五矿集团,并没能让嘉盛松一口气,考核机制反倒更为严格了,每开发一个项目,不仅要过政府各部门的关,集团总部的审批更为严格。 云南滇池项目就曾让杨志威险些酿成遗憾。 2008年的世界金融危机让云南滇池项目一度搁浅,一年后,不甘就此放弃的杨志威北上集团总部再次请示汇报,然并未获得一致认同,而此时距集团公司投资委员会决策日仅剩3天。眼睁睁看着这么好的项目面临“流产”的危机,情急之下,杨志威和他的同伴决定做最后一搏。 次日,杨志威向集团公司投资管理部提出“昆明一日行”的大胆设想,希望通过实地考察让大家看到滇池项目的巨大潜力,并以此得到投资委员会人员的认可。最后,集团领导终于被他们的执着精神所打动,决定前往昆明实地调研。 行程确定后,一行人当天匆匆赶往昆明。实地考察,市场分析,项目情况汇报,与当地管委会、房地局、国土局及周边项目沟通,投资回报评估,两天不眠不休的战斗,终于换来了集团公司投资委员会的认可,项目“失而复得”,杨志威松了一口气。 “这并不算什么,你要完成一件事,挫折和困境是必须要经历的过程”,杨志威回忆起这件事,语态轻松,“虽然我们拥有五矿集团雄厚的资金支撑,但在每一次重大项目的投资问题上,都是反复调研、科学决策、谨慎而行,这是应该有的态度。” 最早到的管理者 “上班第一天,为了留下一个好印象,特意提前十分钟赶到办公室,到的时候发现自己竟然是最后一个。有点点的不安,整一天。”“第二天,提前半小时,赶到办公室,部门领导已经在埋头工作,我在座位上呆坐1分钟,品味主管领导说过的‘勤奋踏实’”。 这是一位嘉盛新入职员工的工作日志,记录着他初到公司的工作感受。 杨志威以前的秘书告诉记者:“八点半上班,杨总基本上每天7点40就到了。” 让人更加意想不到的是,嘉盛几乎不需要考勤制度。 “别人听说我们公司不用打卡、按指纹,都很奇怪,那么大一个公司,没有上下班限制,那不全乱了吗?”一位嘉盛员工告诉记者,“但是我们真的从来没有人迟到,根本没这个意识,领导每天都来那么早,大家都不迟到,你迟到了,会显得你很奇怪。” 对于这一点,杨志威显然很满意:“其实原先是有考勤机制的,迟到了就罚款20块,后来慢慢的这种机制已经在无形中消除了,自发就形成一种意识,每个人都是以身作则。我们强调以行动感染人,以语言感动人,你首先要约束自己,自己做好了,做正了,才能带领这个团队。” 简简单单做人 清清白白做事 简单,是杨志威的管理理念。 简单高效的工作流程,简单务实的规章制度,简单纯朴的人际关系,杨志威一直是这样要求自己和所带领的团队的。在嘉盛,诸如送礼、请吃请喝、走后门拉关系这些习气是不被准许的。 每年年底,嘉盛都会有一次竞聘上岗,去年就有8名中层干部在年底的竞聘上岗中落选,同时在基层员工中又新提拔了4名充实到中层干部队伍,“有本事、做得好就提拔,不行你就下,不存在搞关系,领导也会被淘汰,有危机感才会有动力。”杨志威告诉记者。 杨志威说,“我们从来只琢磨事,没有琢磨人的,为什么大家喜欢这里的工作氛围,就是因为做起事来简单,没有一些罗里吧嗦、纷繁复杂、明争暗斗的事情,也不存在人际关系的困扰。提拔干部时,不存在请客送礼,大家干干净净、清清白白;逢年过节,也没有谁要给领导送礼,大家相互打个电话、发条短信问候问候就好。” “你不觉得这样简单更好吗,只要能把工作做好,何必东搞西搞呢?”面对杨志威如此真诚的一问,想到中国这么大一人情国,记者为之震撼。 嘉盛能给的只有梦想和平台 或许是受那段国外工作经历的影响,杨志威的管理模式与国外讲究时效的工作方式很是贴近,“我们这里没有星期六、星期天,也不分白天晚上,只谈完成任务和没完成任务。” 甚而,在嘉盛流传着“女的当男的用,男的当钢铁用”这一说法,“女的走路都特别快,淑女走路感觉的基本上没有。”杨志威带着些许骄傲地向记者透露他的这一发现。 被称为“拼命三郎”的杨志威对员工的要求是:“我不赞成每天晚上去加班,但是我要求大家提高工作效率,每个人都有规定要完成的任务,完不成就按规矩办事。我们按照西点军校的部队作风进行管理,中层干部要求不找借口、尽心尽力,高层领导要求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除了工作强度大,嘉盛每个周末还有各种大大小小的会议或培训,然而,令人惊奇的是,即便如此,这里的人才流失率却很小。“会有一些新进来的员工可能无法适应这样的工作强度而离开,但是,公司成立8年来,我们没有一个中层干部和高管人员离开。”杨志威如是说。 不仅如此,嘉盛的每一个中高层干部都是通过公开竞聘产生,“只要你一心一意干事情,每一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平台。”杨志威说,“钱并不是万能的,一个企业必须要有自己的企业文化和凝聚力才能走得长远,在这里,有实现梦想的平台,大家能看到自己的未来以及美好的成长前景,这才是嘉盛所能够给的。” “虽然工作强度很大,但这里的学习机会、历练平台弥足珍贵,在这里锻炼一年能够学到在其他单位要花一两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学到的东西。”这或许才是嘉盛的真正魅力所在。 仅8年的时间,嘉盛地产已从名不见经传的企业跻身为地产湘军主力,并迈出了湖南市场,在中西部地区主要城市开始布局落子。但显然,杨志威的梦想远不止此,“要把嘉盛打造成全国乃至全世界一流的著名企业,还有更长、更艰苦的路要走。”此刻的杨志威,双手交叠放于胸前,背靠椅背,似乎在勾勒着一幅更为壮阔的蓝图。 杨志威,男,汉族,1960年6月出生,湖南长沙人,1981年12月参加工作,1984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国地质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和长沙理工大学工商管理专业毕业,本科学历,工程师。 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建筑施工行业。1993年,在海南开始了他的房地产职业生涯。2002年4月至2008年12月,先后任湖南嘉盛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常务副总经理;2009年1月-2009年8月,任湖南嘉麒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2009年9月起,任湖南嘉盛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海南十年房地产搏杀,见证过海南房地产“泡沫”从小变大,再到破灭的全过程,炼就了敏锐、准确的市场嗅觉;数十年的建筑施工和房地产操作实战经验,造就了精明、干练的职业风范。2008年房地产业调整,行业内大叫危机来临时,他处变不惊,睿智地认为“危机就是危险中蕴藏机遇”,在他“精管理、练内功”思路指引下,一方面加快在建项目建设,一方面储存土地2000余亩。这个技术出身的地产人,用独特的思维方式,在这场危险中,找到了机遇:2009年,随着房地产回暖,面对市场无房可卖的机遇,嘉盛的楼盘四处开花,年销售12亿余元人民币,同时在建7个项目。2010年,在企业内部开始大刀阔斧的改革,引领企业积极融入五矿房地产与建设板块。作为湖南房地产界的领军人物,杨志威是本土行业内当之无愧的“专业技术型职业经理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