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ic 1 产业政策


  Part 1 经济环境


  一、整体经济逐步回暖


  (一)GDP增速逐步加快


  2009年,长沙逐步摆脱了经济低迷状态,开始触底回升,前三季度GDP增长率分别为13.1%、14%、14.5%,呈现出梯级加速的趋势,这一方面得益于中央提振市场信心所带来的预期影响,一方面则受益于长沙2009年出台的经济刺激政策。


  上半年长沙的经济形势仍沉浸在金融危机带来的悲观情绪之中,房地产投资出现负增长,投资的减少使得许多房地产开发项目停滞不前,新开工面积也大幅下降,极大的影响了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以及整体经济的复苏。与上半年低迷观望的气氛不同的是,在下半年基本上达成了中长期经济形势走强的共识,经济增速开始加快,9月份长沙GDP总量已达2325.89亿元,三大产业的增加值也开始回升,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调结构·促消费”的基调之下,未来长沙也将着力在经济结构方面进行宏观调控,全面推动包括房地产业在内的整个宏观经济的健康发展。


  (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平稳


  在过去的一年由于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冲击,长沙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变缓,低于08年同期水平。但是在未来随着经济的回暖,以及长沙地铁、过江隧道等重大市政工程的动工,预计长沙固定资产投资将会继续增长。地铁、过江隧道等重大市政工程的建设将会进一步完善市政配套,加快城市向外扩展速度,进一步增大房地产市场发展空间。


  在一系列利好消息的拉动下,长沙固定资产投资开始趋于平稳,11月止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312.10亿元,同比增长30.1%,众所周知,固定资产投资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驱动力之一,既构成当期需求,拉动当期经济的发展,又形成未来的供给能力,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平稳必然推动全社会各个产业的良性发展,从而为整个宏观经济创造一个良好环境。


  (三)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逐步回调


  2009年上半年,长沙市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大幅回落,房地产开发投资214.18亿元,下降2.2%,增幅回落的原因,一是上半年金融危机的影响逐步向实体经济蔓延,房地产开发企业观望情绪明显;二是2008年上半年投资增长较快,同比基数相对较大,而2009年上半年投资正处在恢复增长期。而下半年受商品房旺销影响,企业加速回笼资金,定金和预收款迅速增长,投资能力显著提高,完成投资量正在逐月增长,截止9月底,长沙房地产开发投资累计增速为0.19%,到了10月底同比增速转正,增长1.88%,无论是从开发结构还是开发资金来源结构来看,长沙市房地产开发投资都呈现平稳回升势头。


  (四)社会零售总额增速开始持续回升


  同周边城市和其他省会城市比较,长沙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总量全国排名第八,中部六省会城市中排名第二,仅次于武汉,2009年前三季度全市累计实现社会零售总额1251.27亿元,增速呈每月微增趋势。种种数据表明长沙市具有巨大消费品零售市场潜力的,就房地产业而言,2009年长沙房地产市场交易量仍维持增长,交易活跃,楼市明显回暖。


  而在湖南省以及长沙市作出诸多利好政策的情况下,房地产“金九银十”的交易盛况得以延续,在金融危机冲击实体经济的情况下,长沙依然保持房地产交易活跃的成绩,说明了长沙房地产业抗风险的能力,也说明了长沙房地产市场巨大的潜力。


  二、发展机遇前所未有


  (一)国家经济政策机遇


  在12月7日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政府明确提出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会议强调,这场国际金融危机使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问题更加突显出来。综合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刻不容缓。做好明年经济工作,重点要在促进发展方式转变上下功夫,真正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机统一起来,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具体到房地产来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释放了一个信号,就是要增加普通商品房供给增强居民消费能力,支持居民自住和改善性购房需求,强廉租住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设。


  总体上来说,会议对楼市的影响是中性偏多。房产优惠政策的指导思想没有改变,但不排除具有针对性地对部分政策进行调整,这是国家宏观政策为长沙乃至全国房地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创造了良性发展的大环境。


  (二)积极的发展平台


  “两型社会”建设为长沙提供了重大的发展机遇,打造了新的巨大平台,吸引和凝聚了人气。特别是先导区建设的全面启动,众多投资者前来长沙创业发展,一批重大项目先后落户先导区。随着先导区基础设施、生态工程、片区开发建设的快速推进,将吸纳更多的投资和项目落地,有效拉动经济增长。


  而房地产方面,长沙市积极贯彻中央和地方政策落实到实处,从扶持房地产开发企业、减轻居民购房税负、扩大住房有效需求等方面出台措施来刺激房地产市场,以确保产业稳定发展。


  (三)良好的交通环境优势


  长沙是湖南省“一点一线”建设的核心城市,长株潭经济一体化的核心城市,主城区与株洲、湘潭相距均不足20公里。长沙正在加速创建“一小时经济圈”,同时,长沙也与武汉联手,建立经济协作区,与各个中部城市进行经济合作。湖南也加入了华南地区的“泛珠三角”,接受粤、港、澳三地的经济辐射。


  而未来将由7条城际轨道串起的“3+5”城市群,线路、车站将尽量覆盖吸引区规划人口10万以上的城镇,最大程度拓宽吸引范围和辐射半径。同时,城际轨道交通将与区域内机场、铁路客站、公路客运站等主要客流集散点衔接,方便乘客出行,并优先利用武广客运专线、杭长昆客运专线和既有铁路开行城际列车,有序推进城际轨道交通建设。


  Part 2 政策环境


  2008年,由于受到金融危机以及房地产周期性调整的影响,政府频频出台了许多对市场扶持的政策,以取得市场的回暖。进入2009年,从全国到长沙市,政策环境趋于平稳,在保持去年政策延续性的情况下,针对一些新的情况进行了部分的调整以求和市场形势保持同步。总体来说,政策环境以商品房市场化、住房保障政策化为目标不断改善,为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一、土地政策稳中趋紧


  从2009年的情况来看,土地是政府部门政策的重点调控对象,从年初国土资源部发布《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办法》开始进行规划,到年末对市场出现的央企地王现象的约束,都印证了这一点。总体来说,2009年的土地市场政策环境稳中趋紧,对拿地后开发商开发情况控制较严格,主要是要通过对土地市场的调节来打击囤地行为,8月,国土资源部颁布“囤地严打令”,并对拿地满2年未开发的开放商将收取20%的土地闲置费,以防止形成房地产市场泡沫。12月17日,财政部、国土部等五部委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出让收支管理的通知》称,今后在土地出让中,首付款缴纳比例不得低于全部土地出让价款的50%,分期缴纳全部价款的期限原则上不超过1年,这主要是加大对开发商资金要求,防止出现“囤地”现象。此外,长沙土地市场的供应量并未缩紧,依然和市场步伐保持了一致,对热点板块的供应量明显加大,规划和监管力度有所加强。


  二、新建商品房政策日趋宽松


  2009年长沙新建商品房市场的政策并未出现大的波动,起政策的关键落脚点在于调整结构,在具体政策上依然延续了去年的政策,同时加大了对新建商品房项目的管理,对商品房容积率、规划用途进行了严格的把关。由于政策的稳定和延续,2009年商品房市场得到了迅速的回暖,从销售量来讲对比去年有了大幅的提升,同时基于对商品房市场的刺激,长沙市2009年还颁布了新的购房入户条例,取消了对购房入户60平米的限制。12月,温总理提出“国四条”中也明确提出了对首次住房的鼓励和支持,在保证质量前提下,加快普通商品住房建设。总体来说宽松的市场政策对激发开发商投资热情和促进新建商品房市场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三、二手房政策由松趋紧


  2009年对于长沙二手房来讲是关键的一年。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和促进新建商品房的销售,国家营业税5年变2年极大的促进了长沙二手房买卖市场的繁荣。温总理在3月所作《政府工作报告》之中提到全国要加快二手房市场和租赁市场的发展。为了“阳光、诚信、安全、便捷”的实行二手房交易,长沙市2009年建立了二手房交易服务中心,引进了住房置业担保,为中低收入家庭购房贷款的难题,同时建立和完善了二手房网上签约系统,实行二手房交易资金全额监管。消除了二手房市场长期以来存在的交易资金不安全、“阴阳合同”、房源信息混乱等现象,规范了二手房的市场制度,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二手房交易量大幅攀升,成为了一级市场的有效补充。在2009年年底,国家新政中将二手房营业税减免期由五年改为两年,一方面表明2009年二手房销量大都上涨引发了国家队投机性需求的担忧,因此出台政策予以控制,打击短期的投资投机需求,削弱房价短期上涨速度。另外一方面,鉴于目前二手房交易市场上一半以上是营业税5年的征收年限之内的房源,而增收的税费可能会转嫁到买家身上,预示着明年二手房市场将面临一定的挑战。


  四、金融税收政策紧贴市场


  2009年,长沙市房地产市场坚定的执行了国家颁布的一系列金融税收方面的政策,在去年信贷政策放宽的基础上,2009年保持了先松后紧的政策环境。从年初国家下发《自律做好存量房贷利率调整》通知敦促银行保持去年信贷政策的执行力,到允许住房公积金及保险资金进入房地产市场,都体现出对宽松金融政策的延续。临近年末,由于市场出现了一定变化,为了防范风险,银监会发布文件《严格执行二套房贷》进一步规定坚持贷款二套房首付不得低于40%,同时加强了税收方面的收查工作,恢复了未满五年征收营业税的规定,在稳定中进一步加强了风险防范。12月,“国四条”中明确提出了保持区别的信贷政策,对首次购房和改善性住房保持宽松政策,同时加大差别化信贷政策执行力度,切实防范各类住房按揭贷款风险。由此可见,紧贴市场,是2009年金融政策的最大特点,可以说,2009年长沙房地产市场的全面回暖和发展离不开积极的金融税收政策的支持。


  五、监管政策不断加强


  大力加强房地产监管政策市2009年房地产市场最为明显的特征之一,从2009年1月份住建部加强项目监管措施到4月联合监察部整治房产违规开发至年底“国四条”中提出继续整顿房地产市场秩序,加强房地产市场监测,完善土地招拍挂和商品房预售等制度,都可以看出国家对房地产市场的监管不断加强,监管的范围涉及了开发建设,信贷,土地等各个方面。应该说在房地产市场中,政府的主要功能应该在于监管,保持市场健康的发展。从2009年长沙房地产市场来看,监管力度的加强一方面保证了其它各项房产政策的落实,另外一方面,对打击市场不规范行为,维持市场基本秩序也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应该说,2009年长沙房地产监管政策保障了房地产市场的稳步上升。


  六、新思路稳定市场


  2009年,为了创新住房模式,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长沙市响应国家号召,研究了一系列的创新政策。11月,长沙市委通过了《中共长沙市委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工作纲要(审议稿)》。在土地方面,《纲要》提出,要完善农民承包用地、集体建设用地的流转制度,保障农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益,提升集体建设用地的资产价值。鼓励农户将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及住房置换成股份合作社股权、社会保障和城镇住房,积极稳妥地开展以土地承包经营权置换保障、以宅基地永久使用权置换城镇房产试点工作。宅基地政策的推广一方面从生活方式的互相渗透和融合来推动城乡一体化。另外一方面也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此外,12月14日,温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也提出了物业税的可行性,物业税的实质是把目前一次性缴纳的税款,转变为每年按物业的市场价值实施征收。物业税一旦实施起来,就可以发挥出一箭三雕的积极作用。首先从打击房产投机看,由于物业税是对房产保有阶段征收的税种,所以纳税金额随着房产房产投机看,由于物业税是对房产保有阶段征收的税种,所以纳税金额随着房产价值的涨跌而增加或减少。由此,物业税直接增加了房产持有者的成本,削弱了投机炒房的预期收益。把投机买房的风险由一次性转变为长期持有的整个过程,这对囤积楼盘进行投机炒作是一个非常精确的打击,从而能够挤压市场泡沫,最终倒逼房价回归到理性的区域之中。应该说这些创新政策的提出将进一步调整房地产结构、促进房地产行业价格稳定、保持房地产供需关系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七、住房保障政策解决民生


  2009年从国家到地方,住房保障都是政策扶持的重点。温总理在3月份的政府工作报告发言中也提到了住房保障是2009年房地产工作的重中之重。4月份,长沙市颁布了棚改新政策,明确将在三年内基本完成二环线以内的棚户区改造任务。6月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财政部正式下发《2009-2011年廉租住房保障规划》,从2009年起到2011年,争取用3年时间,基本解决747万户现有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住房问题,并且对资金筹划来源、补助标准等进行了具体的规划。应该说2009年长沙市住房保障政策日趋明细,执行力度不断加大,颁布了《长沙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棚户区改造工作的通知》等多项政策,明确了各项工作的目标,为开展保障性住房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制度基础,使得这一“民生”工程得以快速推进。


  Part3 产业环境


  2009年,长沙房地产行业基本摆脱了金融危机的影响,处于上升势头,整个产业的环境得到改善,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房地产产业向着规模化、专业化、集中化的方向发展,同时,市场需求不断释放也加剧了产业内的整合。总的来讲,良好的产业环境是2009年房地产行业得以回暖的重要因素。


  一、产业的生存与发展环境


  产业的生存与发展环境如何决定着产业内原有企业是否愿意继续从事该产业以及新的资本是否愿意进入该产业,对于该产业的竞争优势以及生存与发展的可能性与空间有着重要的影响。在这方面,长沙市政府出台了系列的政策,扩大了了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生存空间,改善整个产业环境 。


  1、生产要素不断改善。


  (1)资本:2009年,长沙市房地产开发商的资金压力得到了极大地缓解,这主要是收益去年底开始的一系列刺激政策,国家一方面延长了开发企业土地出让金交纳年限,同时颁布了一系列的信贷优惠政策,这使得开发商资金流更为充裕,同时逐步放开了民间借贷,使得整个行业的资本实力大为加强,开发商资本压力减轻。


  (2)市场:整顿了土地开发市场,对囤地或限期不开发的房地产企业进行了查处,规范了土地市场的秩序,同时,简化了市场交易流程,并对二手房市场进行变革,建立了二手房网上签约系统并实行了资金监管,使得二手房交易量不断上升,市场交易行为更加安全。一系列的政策使得2009年房地产市场得到了加速的发展,成交量大幅攀升,价格也保持了相对的稳定。


  (3)技术:依照国家通知的要求,在全市范围内大力推行了环保节能材料,鼓励并扶持在新建建筑和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中采用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同时大力推广使用民用建筑节能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备,使得建筑节能成为一种新趋势。同时,在全市范围内推行住宅产业化,采用“四新” 技术(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的大量推广应用,提高科技进步对住宅产业的贡献率,大幅提高住宅建设、管理的劳动生产率和住宅的整体质量水平,全面改善住宅的使用功能和居住质量,高速度、高质量、高效率地建设符合市场需求的高品质住宅。


  (4)劳动力:2009年,受益于房地产市场的复苏,吸纳了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解决了就业问题,使得城镇化进程得以加速。另外一方面,房地产行业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高素质人才的加入,大量营销、建筑、设计专业的人才成为市场的参与者。行业从业人员素质的提高一方面提高了长沙房地产行业的整体素质,另外也给购房者提供了更为便捷、专业的服务。同时,由于劳动力市场水平的提高,也吸引了更多开发投资商对长沙进行投资,目前长沙市共有房企1400多家,外地开发企业已接近一半。


  2、市场容量与需求状况。


  市场容量与需求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产业的生存与发展环境。如果市场规模足够大、需求旺盛,产业内企业就会在本国具有相对宽松的发展空间与较大的发展余地。反之,如果市场容量相对有限、需求明显不足,产业内企业受制于市场规模与需求无法进一步发掘自身潜力时,就有可能转而积极向国外市场拓展。


  从市场供应来看,长沙市房地产市场容量依然巨大,截止2009年11月底已取得批准预售证且未销售的新建商品房面积为655.42万m2。此外,长沙市每年还存在着1000万m2以上的新批准预售面积,因此,从潜在市场来看,每年的住宅市场总容量将超过1200万m2。


  从市场需求来看,目前城镇化率稳步上升,从05年到07年,城镇人口稳步增长,年均增长率6.5个百分点,每年新增加的城镇人口约达20多万人,按照人均建筑面积29m2/人计算,2008年新增城镇人口住房需求已经达到了570.72万m2,此外,随着80后一代逐步步入购房主力,其市场潜在的刚性需求将逐步得到释放,市场潜力十分巨大。


  3、市场竞争程度


  市场竞争程度决定着产业生存与发展环境的长期变化趋势,目前长沙市拥有一千多家房地产开发企业,同时全国性的知名开发商也基本都进驻长沙,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在一些热点板块,往往聚集了十几家开发企业的楼盘。开发企业激烈的市场竞争督促产业内企业积极致力于技术开发和创新,从2009年来看,长沙市楼盘无论是从房屋质量、户型结构、小区配套来讲,都有了较大的提升,同时,由于市场竞争激烈,迫使部分本土企业积极向市外投资,以拓展发展空间。出现了以华盛为代表的全国性地产公司,同时本土开发企业加大了与外地企业的合作,借助资金雄厚的外来资金进行本土开发。


  4、政府的产业与外资政策


  (1)产业政策:为维持市场稳定健康发展长沙市政府坚定施行了国家颁布的一系列政策,使得产业政策安排有效地管理与规范产业外部投资者的进入行为,从而使市场竞争保持在相对合理的范畴内,既保持市场一定的竞争性,又防止过度竞争而加剧产业内竞争压力;此外,产业政策安排与国家产业结构保持相对合理,能否避免调整刚性,如长沙市大力推动保障性住房,施行棚改拆迁政策,一方面美化了城市整体环境,另外一方面在解决了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的同时也对市场释放了大量的住房需求。同时,根据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做出调整,以维持其竞争力,比如在去年受金融危机影响将二手房营业税由五年改为两年以刺激成交量,2009年市场回暖,政策又将政策调回两年,紧贴市场走向,使得产业政策在变化中始终保持了平衡。


  (2)外资政策:对《关于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规定》进行不断的修改,一方面以税收工具为表现形式的对外资的各种优惠措施;既能达到鼓励外资进入的目的,又防止外资过多盲目进入,导致过度竞争。外一方面对外资进入产业、地域、股权等做出的种种限制性规定,效地规范外资进人并加强对其监管,确实起到防止外商投资冲击国内房地产市场威胁国内产业安全的作用。 


  二、产业集中度


  根据产业经济学的基本观点,集中度是反映产业控制力的一个重要指标。从当前长沙房地产市场从开发企业来看,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许多小的房地产开发企业由于资金问题已逐步被兼并整合,这种行业内集中度的提高将使得开发企业的专业素质更为规范。由于收到去年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年以来,企业间的兼并频频发生,整合的形成一方面有利于形成大的开发企业品牌,在品牌保障、资金实力以及产品水平都迈入新的档次。另外一方面,也使得长沙2009年出现的“大盘”越来越多,如“湘江世纪城””万国城“等,这些大盘在楼盘质量、规划理念、服务范围,配套设施等方便都占据了一定的优势,给消费者带来了实在的好处和利益,加速了房地产产业升级。


  三、产业的制度结构


  产业的制度结构主要是从制度层面考察产业内部是否具备抵御外部风险与威胁的能力。长沙房地产业经过十年的发展,从土地出让、房屋交易、房屋产权登记等各方面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制度,2009年以来,长沙市政府又着重建立了二手房网上签约系统,进一步对商品房市场进行了规范,同时加大对住宅产业化的推进,以工业化流程来统一规范房地产产品。同时加大对住房保障、廉租房建设等“民生“工程的政策密度。从开发商角度来讲,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房地产企业开始重视公司管理和产业研究,形成了现代的企业管理模式,特别是在08年金融危机和房地产周期性调整以后,开发企业进一步规范了财务制度,逐步实现了从单一的开发模式向服务模式的转变。总体来说,房屋交易一、二级市场均形成了有利于梯级消费的完善产业制度结构。


  Part 4 人文环境


  一、人居环境持续改善


  (一)居住水平不断提高


  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衡量居民购买力的重要指标,2005年至2008年长沙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都保持12%以上增幅,2009年1-10月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也已达到16836元,这说明长沙市居民即期消费能力处在一个快速提高的过程,随着长沙市居民收入的持续增长,居民的消费能力在不断提高,消费结构也在不断优化,06年和08年长沙市居民人均居住消费的增长率分别高达至27.9%和29.1%。而在安居工程等一系列措施的推动下,长沙市居民在房地产方面的消费仍将保持快速发展的势头。


  从人口构成方面来看,2008年长沙市总人口数为6417367人,其中市区人口数2365801人,占36.87%;长、望、浏、宁四县(市)人口数4051566人,占63.13%。截至2008年年末,长沙市的城市化率为61.25%,已超过全国城市化率近16个百分点。从年龄结构来看,长沙市35岁以下的人口占总人口数的比例为45%。城区人口持续不断的增加以及城市年轻人口的成长将对房地产业形成巨大需求。2008年年末,长沙城市人均居住面积达到28.3平方米,按照历年来的发展情况来看,2009年末到2010年初长沙城市人均居住面积达到30平方米也是可期的目标。


  (二)城市形象独具魅力


  1、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


  “绕郭青山一座佳,登高满袖贮烟霞。星沙景物堪凝眺,偏地桑麻偏囿花。”这是唐代诗人韩愈写的赞美长沙风光的诗篇,“星沙”即长沙,长沙也唤作星城。长沙是湖南省省辖市,湖南省省会,1982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长沙人文荟萃,文物众多,素有“楚汉名城,革命胜地”之称,有“惟楚有材,于斯为盛”之誉。进入21世纪以来,长沙开始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已成为中部崛起重要的城市之一。


  2、两型社会试验区


  两型社会指的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十七大之后,长株潭城市群被国家确定为“两型社会”试验区并被赋予先行先试的政策创新权,按照城乡统筹、人地协调的和谐理念,突出了城市生态和城市环保,提出了一套高品质人居环境建设的指标体系。2008年6月22日,长沙市成立大河西先导区。长沙大河西先导区是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核心区,承担着国家探索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发展道路的重任。


  3、山水洲城人


  地处中国中部偏东南的长沙素来有“山水洲城人”的美誉,是一座具有三千多年历史的“楚汉名城”,亚热带惠风悠悠吹来,滋润着长沙1.18万平方公里土地;湘江水穿城而过,哺育了长沙六百多万人民。“山水洲城”分别是岳麓山、湘江水、橘子洲、长沙城,“人”则是指长沙英雄辈出、人才济济,五者合一,历来是一座生态宜居城市。


  二、宜居之城屡获殊荣


  (一)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2008年12月25日由新华社《瞭望东方周刊》联合中国市长协会主办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调查、推选活动在昆明揭晓评选结果,湖南省长沙市也在入选的10座城市之列。人的幸福感是以人为本的重要参考指标,本次幸福感调查更加注重市民自身对幸福的感受,内容涵盖城市各方面,如生活节奏、人情味、赚钱机会、生活便利、自然环境、文明程度、文化娱乐、治安状况、贫富分化、发展速度等,长沙的入选,体现了近几年来政府在改善民生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效,也反映了长沙城市整体水平的飞速提升。


  (二)中国首届最具软实力城市


  近年来,提升文化软实力已成为国家战略。而为扩大影响力和竞争力,现在各地越来越注重“软实力”建设。2009年6月,长沙获得中国首届最具软实力城市称号,这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长沙城市文化、政府服务、居民素质、形象传播等非物质要素在近年来取得的发展。软实力的增强,能够吸引城市外的生产与消费要素,协调本城市经济社会系统的运作提升本区域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品位,塑造良好的城市形象,提高城市竞争力,为城市社会经济和谐、健康、跨越式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三)中国创业之城


  2009年9月,长沙市被中国民(私)营经济研究会、中国发展战略学研究会经济战略专业委员会、全民创业型社会研究中心评为“中国创业之城”。2008年以来长沙市委、市政府作出了“打造创业之都,推进创业富民”的战略部署,随之出台了《关于大力推进创业富民,加快建设创业之都的若干意见》、《长沙市推进创业富民活动实施方案》和《关于鼓励和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政策意见》等一系列文件。长沙在此次的评选中脱颖而出说明其在总量经济、全民创业活跃度、创业环境满意度、金融支持、政府政策、政府项目、研发转移、商务环境、人力资源和教育培训等9项指标上已取得高分。


  (四)中国十佳休闲宜居生态城市


  2009年9月18日,在北京举办的第二届中国和谐城市可持续发展高层论坛上,长沙入选中国十佳休闲宜居生态城市并排名第一,体现了长沙城市建设在可持续发展、城市生态环境投资和保护方面取得的成绩与亮点。最近几年长沙市委、市政府在城市建设上硕果累累,人居环境持续向宜居方向发展。长沙人均居住面积已超过国内大多数同类城市。而“休闲、宜居、生态”这一城市名片,将显著提升长沙整体知名度和文化品位,长沙作为传统文化、湖湘文化、革命文化、现代文化集一体的文化旅游胜地,将吸引更多国内外的游客。


  (五)全国城市公共文明指数,长沙名列省会、副省级城市第四


  2009年10月11日,受中央文明办委托,国家统计局组织所属调查队对全国114个城市公共文明指数进行了测评。在省会、副省级城市排名中,长沙位列第四,实现了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中“争先进位”的目标。2009年长沙更提出了建设“人民满意城市”的目标,把长沙建设成为宜居宜业、民富民安、共建共享的文明之城、和谐之城、活力之城和幸福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