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盘——保利 · 麓谷林语


  七月长沙,艳阳当空。寄托着人们对未来中国人居的猜想和实践的保利·麓谷林语项目已初具规模,二十余栋小高层同步封顶,园林实景、样板间业已竣工开放,社区内那啾啾鸟语,孩子们呼朋引伴的叫喊声似乎已在耳边响起……


  2008年12月12日,在楼市最寒冷的日子里,保利·麓谷林语正式开工。它不仅是中国两型社会试点的第一个试验项目,更是保利地产进驻大河西先导区的第一个项目,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它的与众不同!


  城市、自然,一个都不会少


  保利·麓谷林语,地处长沙市麓谷高新产业园区,位于长沙市大河西“两型社会”先导区核心位置。总用地面积1185亩,净用地面积825亩(即55万平方米),中央保留230亩原生态山体公园,集普通住宅、多层洋房、联排别墅、五星级酒店、大型商业中心、九年制学校等多种物业类型于一体。项目分四期开发,居住人口预计达到4万,建成后或成为长沙规模最大的复合型高尚居住区之一。


  建成后的麓谷林语会是什么样子?如何体现长沙这座千年古城的文化和历史?难道又仅仅是一个建筑物?“这么说吧,人类生活史上两个最珍贵的东西:城市、自然,兼而有之,这就是两型人居的尝试,也是麓谷林语要做的。”保利湖南公司营销总监雷东辉女士用这样一句话回答了记者的问题,“我们的目标就是鱼和熊掌都要。”


  麓谷林语山城一体,城里有山,山外是城。如此一来就不只要依托资源,更要依托规模,因此保利当初看到地的想法即是,拿下,全部拿下,切割开就对不起这块土地。


  而在雷东辉看来,规模是一种企图心。因为从规划上来讲,只有规模化才能包容多种生态环境和丰富的业态,给多样化配套以充分空间;从生活上来讲,只有规模化才有可能在这里繁育出生活氛围,预见到这种可能,人们才愿意在这里置业。


  在大盘林立的当下,如何做出新意?自然还是要看规划!然而,规模化不是盲目求大,而是居住功能、教育功能、购物功能、商务功能,休闲功能的有机配合。正因为涉及到方方面面,规模化意味着要思考得更宽泛,更长远,因为它对区域的影响,对时代的影响,也是成规模的。“麓谷林语要打造“中国第一盘”,而不只是“河西第一盘”! 


  值得关注的是,就在长沙市启动绿色建筑推广月不到20天时间,保利·麓谷林语正式开盘,长沙首个获得国家住建部立项的绿色建筑示范项目即正式亮相。这意味着,长沙绿色建筑已经梦想照进现实。


  业主享受最好的配套  孩子接受最优的教育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历史文化积淀,而这座城市的每座建筑,也都应该符合属于城市的文化氛围。在保利人看来,霸道的消耗性开发,实质上与人追求舒适健康的需求是背离的。因此,麓谷林语内完整保留了230亩原生态中央山体。230亩中央山体,比麓谷高新区绿肺麓谷公园(占地约190亩)还大40亩,相当于给大河西再造一座市政公园。


  雷东辉指着规划图,无不憧憬地划出一条线路,“将来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就像住在一座真正的公园里,可以逛,却比麓谷公园私密;可以度假,却比驱车到岳麓山喝茶便捷……这不是一个‘配套全’的社区,随便布置布置就能做到的。”而配套和配给却并不相同,两者有级别上的追求差别,它不是要完成一个生活圈,而是要完善一个“享受圈”。家在山边,但是又能做到“出门便能购物,学校就在社区里,商务招待入住五星级酒店。”这一状态目前在整个中国都还是奢望。麓谷林语的建成,不是解决了一个片区的便利性问题,它解决的是中国人居意识上的一个“短板”。


  两型人居不是简单的自然生态,也别把麓谷林语简化为山与城。麓谷林语关键词是和谐,而和谐的保障就是“教化”。俱全基本的生活要素,并不足以定论麓谷林语的追求。“在中国最先进的社区,麓谷林语追求‘最优’,尤其是教育。”对文化的投入,是保利所一直追求的。建博物馆,回收国宝可以说是登高而呼,而重视社区教育,则是基本层面的追求。“在中国最先进的社区里,麓谷林语的孩子们所受的教育也应当是最好的”,雷东辉透露,公司高层正在与某名校接洽,计划引进九年制国际学校,并在明年九月开班。学校建成后预计形成具有48个班九年制学校、12个班幼儿园的校区规模,不仅能为社区内业主解决子女教育问题,同时,也将为河西适龄学子提供一个更上层楼的教育环境。


  或将成为长沙绿色建筑第一盘


  自2006年6月,建设部颁布《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以来,长沙还没有一例获得绿色建筑称号的楼盘。至于保利·麓谷林语能否成为长沙绿色建筑第一盘,还有待考量。但与工程部人员的谈话中,我们了解到这样几项鲜为人知的“绿色工程”,不难看出保利为了“第一盘”的疯狂投入。